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 《关于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的指导意见》
2020-11-19 14:49:34

  近日,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全文如下。

  为全面贯彻中央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深入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进一步壮大主干、做强极核,在成渝地区形成东西呼应、相向发展的战略格局,现就加快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把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作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支撑性工程、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的牵引性工程,以系统性、开放性、前瞻性规划为引领,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现代产业协作共兴、对外开放协同共进、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生态环境共保共治为重点,打造有机融合的区域经济共同体,为推动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提供有力支撑。

  (二)发展目标。按照起步期、成长期、提升期三个阶段推进,全面增强现代产业协作引领功能、创新资源集聚转化功能、改革系统集成和内陆开放门户功能、人口综合承载服务功能,聚力建成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成都都市圈。到2022年,力争区域内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7万亿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左右,基础设施一体化程度大幅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基本消除,成本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更加完善,奠定现代化都市圈坚实基础。到2025年,力争区域内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3万亿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5%左右,发展能级大幅提升,空间结构清晰、城市功能互补、要素流动有序、产业分工协调、交通往来顺畅、公共服务均衡、环境和谐宜居的现代化都市圈格局基本形成。到2035年,参与国际分工、集聚全球资源的整体竞争力大幅增强,在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参与全球竞争合作中发挥更大引领作用,现代化都市圈格局更加成熟。

  二、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

  (三)构建交通设施“一张网”。统筹布局以成都为中心枢纽的多层次多制式轨道交通网络,加强4市城际和市域(郊)铁路等快速交通对接,加快建设成德、成眉、成资市域(郊)铁路和成都外环铁路等轨道交通项目,打通成渝中线、成达万、成自宜等高铁大通道,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构建1小时通勤圈。织密区域高快速路网,按照统一标准和时序建设市政通道,消除“断头路”、拓宽“瓶颈路”,加快建设天府大道北延线、成都东西城市轴线东延线、成资大道、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等,实施高速公路繁忙拥堵路段扩容工程。加快推动近郊班线公交化,推广公交“一卡通”,优化成绵乐城际客专、成渝客专等开行方案,增加通勤班列,提升铁路公交化运营水平,探索推行动车“月票制”。

  (四)共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推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两场一体”运行,打造全球性航空枢纽。强化成都铁路主枢纽功能,培育德眉资区域型综合铁路枢纽,优化完善多式联运型和干支结合型货运枢纽布局。推动枢纽机场及干线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等综合功能开发。支持成都陆港型、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推动德阳、眉山、资阳物流港(园区)等建设,完善集疏运体系,构建一体化现代物流网络。

  (五)统筹信息网络和市政设施建设。统筹建设政务服务“一张网”、公共数据“一个库”,实现公共管理、政务服务、社会治理、空间地理等领域信息同城化。布局建设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推动5G规模化组网及商用,先行探索跨行业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升级,加强智能停车系统、智能仓储、综合管廊等新型物联网载体建设。协同推进市政设施跨区域布局,统筹垃圾处理厂、污水及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等规划建设,推动供水供电供气等管网合理衔接。

  (六)协同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水资源保障。开展“再造都江堰”水利大提升行动,加快建成李家岩水库、毗河供水一期等大中型水利工程,抓紧开展三坝水库、高景关水库、毗河供水二期等重点水利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引大济岷、长征渠引水工程规划和前期论证。统筹做好水资源节约保护、开发利用与调度管理,加快完善跨市灌区和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机制。

  三、推动现代产业协作共兴

  (七)共同搭建高能级产业空间载体。统筹推进重大平台联动建设,共建跨区域产业生态圈。以成都国际铁路港大港区联动德阳,发展高端制造业产业集群,共建成德临港经济产业协作带。以天府新区联动眉山,加强电子信息、先进材料等产业协同,拓展金融、商贸、科教等领域合作,共建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协作带。以成都东部新区联动资阳,推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一区两片”建设,共建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协作带。推动青白江—广汉,彭州—什邡,金堂—中江,天府新区成眉片区及仁寿、新津、彭山,简阳—雁江,简阳—乐至等交界地带融合发展。

  (八)合力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共同推动先进制造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形成万亿级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及千亿级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食品饮料产业集群。加快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构建开放共享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壮大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编制同城化优势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实施产业转移支持政策。共建优势领域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组建跨区域产业生态圈建设联盟,构建都市圈“研发+转化”“总部+基地”“终端产品+协作配套”等产业互动新格局。

  (九)协同建设现代服务业基地。共享成都国家西部金融中心、全国重要文创中心、国际消费中心建设势能和新经济品牌,提升现代物流、科技信息、商务会展、川派餐饮、医疗康养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共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协同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实施中日(成都)城市建设和现代服务业开放合作示范项目。

  (十)显著增强区域创新能力。统筹推动成都科学城与新经济活力区、生命科学创新区、东部新区未来科技城、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基地“一核四区”协同发展,联动4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按照“一城多园”模式与重庆共建中国西部科学城,共同打造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载体。争取更多“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落地成都都市圈,推动共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扩大科技创新券适用范围。推动4市落实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部署,鼓励大中小企业和各类主体融通创新。促进人才发展一体化,组建区域人力资源服务和专业人才市场产业联盟。

  四、大力提升协同开放水平

  (十一)协作搭建开放合作平台。高标准建设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经验按规定在德眉资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复制推广。推动中欧班列(成都)高质量发展。提升开放口岸能级,争取设立更多综合保税区,推动天府国际空港航空经济试验区和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开发区建设,共同建设中国—欧洲中心、中国(四川)—东盟自由贸易中心及国际合作园区等。争取更多国家在成都设立领事机构。进一步扩大西博会等国际展会影响。

  (十二)共同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探索推进行政审批无差别化受理,推动标准共商共通、检测认证结果互认。推动都市圈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深化口岸合作,支持外贸企业就近办理通关业务,进一步压缩通关时间,用好成都航空口岸过境免签政策。协同建设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十三)增强开放型经济区域竞争力。建立投资促进协同工作机制,加强政策对接,联合开展投资贸易环境推介和项目服务。共建“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携手拓展多元化国际市场,支持成都建设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协同创建国家级和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五、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十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化。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推动成都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德眉资延伸。加强跨区域教学交流、教师培养和优质网络教育资源应用,建立职业教育联盟和产教融合共同体,支持优质民办学校跨区域建设分校,支持高校跨区域建设产业学院、研发平台、产学研园区。深化医疗卫生事业合作,支持创建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支持有条件的三级医院跨区域合作组建医疗联合体,推进医师跨市多机构执业。鼓励共建养老机构及服务设施,探索异地养老服务机制。推动基本殡葬服务共享。

  (十五)加快社会保障服务对接。推广建立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一卡通”管理服务模式。推动医疗保障区域统筹调剂,加强医保目录、医保报销政策和医疗服务价格政策衔接。推动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建立养老、医疗、工伤保险协同互认和社保、医保基金风险防控合作机制。推动公租房保障范围常住人口全覆盖,推行住房公积金转移接续和异地贷款。

  (十六)创新社会协同治理模式。健全突发事件联防联控、应急处置与救援联动机制,共建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和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机制。加强交界地带城市管理联动,建立健全治安维稳、行动执法等协作机制。推动户籍便捷迁移、居住证互通互认,实现流动人口信息共享。建立毗邻地区重大工程项目选址协商机制。探索超大城市智慧治理,提升成都都市圈精细化治理水平。

  六、加强生态环境共保共治

  (十七)共同开展生态建设。以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引领,统筹规划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共建生态价值转化体系,打造高品质宜居都市圈。合力加强沱江流域水体联防联控和水环境综合治理,全面启动沱江生态防护林建设,共建一体化、高能级的沱江流域绿色发展示范带。共建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协同修复龙门山生态,开展岷江干流、东风渠、通济堰、柴桑河等绿色长廊建设。研究建立常态化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

  (十八)协同推进环境保护。联合开展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和深度治理工程。开展重点流域污染综合整治,加强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协同推进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和园区循环化改造。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标准和技术规范一体化,协同建设生态环境资源交易平台。共同完善区域防火预警监测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机制。完善联合环境执法机制,统一环境执法尺度,构建违法线索互联、监管标准互通、处理结果互认的跨区域环境监管体系。

  七、深化同城化体制机制改革

  (十九)创新同城化利益分享机制。推行跨区域企业总部经济、飞地经济、园区共建等合作模式,建立互利共赢税收分享机制,开展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先行先试。建立成本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支持通过共同组建市场化开发建设主体等形式,以资金、品牌、管理等参与合作,完善跨区域项目和共建园区的经济指标核算政策。

  (二十)完善土地供应保障机制。支持4市统筹用地指标、优化调整建设用地布局,按规定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将同城化发展重点项目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完善建设用地二级市场,积极盘活存量工业用地。

  (二十一)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落实财政金融互动政策,多渠道筹措同城化发展资金。共建共享交子金融“5+2”平台,支持4市商业银行互设分支机构,推动融资担保、小额贷款、融资租赁等业务同城化。鼓励省、市国有企业共同组建合资公司或建设基金,推动跨区域重大项目建设。优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积极支持同城化重点项目。规范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支持各类企业、社会资本参与同城化项目建设。

  (二十二)协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成都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在成都都市圈复制推广城乡要素合理配置、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等改革经验,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提升乡村振兴共享平台服务能力,建设成都都市圈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保障“米袋子”“菜篮子”有效供给。统筹发展特色小城镇。

  八、保障措施

  (二十三)加强组织领导。在成都平原经济区联席会议制度框架下,完善省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工作机制,统筹协调重大事项。4市要落实主体责任,健全多层次常态化协商合作机制,加强政策协同,共同推动重大任务、重大项目落实。省直有关部门要积极给予支持。

  (二十四)突出规划引领。加强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和“十四五”规划对接,科学编制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成德眉资同城化国土空间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制定实施方案并加强衔接,共同争取同城化发展重点项目纳入国家专项规划。

  (二十五)强化项目带动。建立项目化清单化推进机制,构建“责任制+清单制+项目制”管理体系,制定实施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暨成都都市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建立重点领域动态项目库,抓紧启动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形成强劲推进态势。

  (二十六)打造都市圈品牌。4市要联合开展品牌策划和形象推介,发挥产业联盟、创新联盟、行业协会、商会等桥梁纽带作用,借助国内外大型展会平台,不断扩大影响力。加强宣传引导,完善社会公众参与机制,营造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