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推进川渝区域协同试点 助力“同城化”便民利民
2022-12-22 15:35:02

今年,人社部在全国选定7个省市开展人社领域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其中,川渝区域协同试点是此次唯一一个跨省(市)试点项目,目的是通过在成渝地区先行先试,为全国推行区域标准化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在此背景下,2022年,重庆市人社局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总体部署,紧抓人社部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服务试点的重要契机,坚持“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主动会同四川省人社厅申报开展川渝区域协同试点,大力推动两地人社领域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协同,持续提升两地人民群众便捷生活水平,两地群众越来越多地享受到同城化发展带来的民生红利。

强保障

32个事项纳入区域协同试点

今年,重庆市人社局紧扣群众需求,会同四川省人社厅围绕社保领域公共服务要素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以川渝“跨省通办”服务事项为基础,不断强化保障,加快推进标准化成果试点运用,聚焦两地群众关注度高、需求较为迫切的高频服务事项,不断强化保障,压实责任,全力推进人社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

目前,重庆市人社局依托川渝人社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起区域协同标准化试点工作机制,明确了工作职责,实现了人社公共服务的高效对接。经过反复磋商,已将涉及就业、社保、人才三大方面的32个具体事项纳入川渝人社领域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区域协同试点项目。其中,就业6项、社保19项、流动人员档案管理服务7项。

同时,重庆市人社局与四川省人社厅共同印发《川渝人社领域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区域协同试点服务事项要素表》,对区域协同试点服务事项的名称、办理形式、实施依据、办理时限、办理结果等30项办事要素进行了规范。

“办事要素的统一规范,有力推动实现了同一服务事项在两地同标准办理。”重庆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对推进川渝区域协同试点建设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固成效

通办服务网点翻倍

在全国首推养老保险关系转移资金定期结算,办理时限缩短三分之一;

坚持数据赋能,推动“川渝通办”事项实现全部“全网通办”、线下“异地可办”,极大缩短便民服务距离;

破除失业保险机制壁垒,实现失业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接续;

建立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协查和结果互认机制,实现工伤待遇资格互认;

一系列川渝人社协同试点事项的创新突破,推动了川渝两地人社部门公共服务的共建共享,大大便利了两地企业和群众跨区域办事,两地来往更频繁、办事更方便、生活更舒心……

“今年以来,我们以推进标准化综合全域试点和川渝区域协同试点工作为依托,全力推动打造人社优质服务‘样板间’,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办事,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重庆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

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重庆市人社局主动会同四川省人社厅联合打造社保卡通办服务网点,从最初的1071个增加至2655个,实现跨地域办理社保卡申领、启用、挂失、查询等业务,提供社保卡通办服务5.9万人次,电子社保卡互签达29.6万人次。

同时,推出了社保卡跨行、异地取款手续费减免政策,与川渝两地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16家银行达成合作,实现每月至少减免前3笔跨行取款手续费。

未来,重庆市人社局将继续丰富实践载体,固化试点成效,不断拓展以社保卡、电子社保卡为载体的政务、民生服务场景应用,并齐力打造更多川渝社保卡通办服务网点。

深合作

114个合作协议签署

今年6月,川渝人社合作联席会议第七次会议在重庆市万州区举行。在会上,川渝人社部门共同签署了“六项举措”合作协议,将从“协同建”“两地享”“无纸办”“提速办”“共培养”“一卡通”6个方面持续推进两地人社公共服务。

“继川渝在全国率先推动签署了部省市三方战略合作协议之后,再签署‘六项举措合作协议’,有力推进了川渝区域协同试点建设。”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两年,川渝人社不断推动两地合作向纵深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川渝两地人社全系统累计签署合作协议114个,建立起了“1+1+N”的部、省市、市区县三级联动合作模式;两地明确的84项川渝人社重点工作任务已启动实施80项;40项人社“川渝通办”事项接续实施,“五件大事”“十件实事”落地见效。

接下来,重庆将持续协力共促川渝区域协同试点建设,聚焦群众办事的高频事项,努力推动形成川渝试点服务事项地方标准;大力推动构建成渝双核标准化协同合作机制,支持高竹新区开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以及打造川渝协同“社银一体化”服务网点,不断提升民生温度和民生速度,让更多生活的“小确幸”汇聚成民生的“大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