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重磅!四川省发改委印发《成都天府临空经济区建设方案》
2023-02-02 14:10:50
成都天府临空经济区建设快马加鞭

今日
记者从四川省发改委获悉
《成都天府临空经济区建设方案》
于1月29日印发


指导思想明确。坚持“枢纽筑基、产业聚势、创新驱动、平台赋能、生态优城”总体思路,以“港产城人”四位一体融合发展为目标,以临空制造业和临空服务业协调发展为重点,以全面对外开放和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全力打造临空经济区新样板,努力建设内陆对外开放合作新引擎。


发展定位清晰。临空经济区定位成渝世界级机场群核心枢纽、临空产业创新发展新高地、向西向南开放窗口、现代化空港新城。


发展目标宏大。到2025年,实现旅客吞吐量4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70万吨,航空枢纽核心功能完整齐备,机场枢纽地位显著增强,与航空关联的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临空经济规模质量全国领先。到2035年,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和辐射作用显著增强,要素资源吸引力和配置力大幅提升,临空产业和科技创新更具活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更加便利可及,全面建成高端要素汇聚、标杆效应显著、引领作用突出的临空经济示范区。


《成都天府临空经济区建设方案》
都有哪些要点?
蕴含哪些区域发展良机?
小布带您一起了解一下
↓↓↓

关键词:临空经济区范围

为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充分发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对区域经济的集聚辐射作用,高起点高水平建设成都天府临空经济区(以下简称“临空经济区”),按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有关要求,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航局《关于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制定本方案。


临空经济区位于成都市与资阳市毗邻地区,规划面积298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150平方公里,包括成都东部新区三岔街道、草池街道(部分区域)、石板凳街道、董家埂镇,成都未来科技城福田街道、玉成街道、草池街道(部分区域),简阳临空经济产业园赤水街道、简城街道,共110平方公里,资阳临空经济区雁江镇、临江镇,共40平方公里。


协同发展区面积148平方公里,包括成都东部新区三岔街道、玉成街道(部分区域)、福田街道(部分区域),成都未来科技城福田街道(部分区域)、玉成街道(部分区域),简阳临空经济产业园石桥街道、赤水街道、简城街道,共89平方公里,资阳临空经济区雁江镇、临江镇,共59平方公里。


关键词:临空经济区功能分区

规划建设核心区150平方公里,构建“一核四区”空间发展格局,引导临空产业集聚发展,规划范围东至成渝高速公路,西至三岔一线、成自高铁,南至雁江镇规划骏兴路、未来医学城规划道路(未命名),北至金简仁快速路、临江镇清泉路。其中生态防护功能区点状分布于临空经济区内,主要包含基本农田、环城生态带、机场生态防护区等。


规划建设协同发展区148平方公里,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依托与功能延伸。临空经济区内建设用地按照“三区三线”管控规则和国土空间规划要求进行管控。


“一核”。即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规划面积20.85平方公里,加快机场客货运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机场运营能力和服务品质,全面拓展机场辐射范围。


“四区”。即航空物流与口岸贸易区、临空高端制造业区、临空现代服务业区、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区。


航空物流与口岸贸易区。规划面积22.18平方公里,位于成都东部新区,重点布局航空保税物流、跨境电子商务、进境指定口岸、航空口岸贸易、航空维修服务等产业,加快对空侧资源的最大程度利用,预留机场未来建设拓展区域。


临空高端制造业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其中17平方公里位于成都未来科技城,13平方公里位于资阳临空经济区,重点布局航空发动机、消费电子、智能制造装备、人工智能机器人、医疗器械等产业,引导上下游企业集聚,打造临空高端制造产业聚集区。


临空现代服务业区。规划面积46.42平方公里,其中19.42平方公里位于简阳临空经济产业园,27平方公里位于资阳临空经济区,重点布局高端商务商贸、总部经济、文化创意、休闲旅游等业态,打造临空综合服务集聚区。


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区。规划面积30.55平方公里,其中18.55平方公里位于成都东部新区,12平方公里位于成都未来科技城,重点布局技术研发、产业孵化、航空科教、国际医疗服务等,加快打造高端人才聚集区和创新成果源发区。


关键词:临空经济区重点任务

加快建设成渝世界级机场群核心枢纽——


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两场一体”协同运营,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各类交通方式无缝衔接,全面提升机场枢纽功能,打造面向亚欧、辐射全球的成渝世界级机场群核心枢纽。


1. 提升机场枢纽功能。围绕成都国际定期直飞客货运航线规划,持续加密国际航线,加快形成“欧洲-成渝-日韩”“成渝-东盟、澳新”的“Y”字形国际货运网络,全力保障现有国际客运航线全部平移至天府国际机场。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机遇,加快织密与东盟、澳新、日韩航线网络。


重点布局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内精品航线,开通至国内重要物流枢纽节点全货机航线,巩固藏、云、贵、新、甘、青等既有航线运力。重点支持基地航空公司在天府国际机场发展,引入有实力的低成本航空公司在天府国际机场设立基地,积极对接招引国外航空公司。加快与双流国际机场协同运行,提升航线网络干支衔接水平,做强国际枢纽中转业务。推进与重庆江北机场在国际航线、中转联程等方面合作,


提升机场群国际航线服务水平。加强空港型、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间业务联动,延伸陆上物流网络,强化国际空陆中转功能。


2. 构建综合立体交通体系。规划高铁货站、成昆联络线等货运铁路通道,高效衔接天府国际机场与青白江、新津、蒲江等成都主要铁路物流枢纽节点,推进成渝铁路扩能改造,加快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规划建设双简快速路、双港大道,强化双港联动。推进机场周边“高速路环”“快速路环”建设,规划建设天府国际机场高速北线-金简仁快速路、天府国际机场高速北线一金简黄快速路,实现双环无缝衔接。


依托成渝高速(扩容)、成资临空大道、成资大道、成简快速、金简仁快速等接入地区延伸。高水平打造综合交通换乘中心(GTC),推动轨道交通19号线、轨道交通资阳线、市域(郊)铁路龙泉至天府国际机场线等项目建设,完善城市公共交通,实现航空、高铁、轨道、高快速路零换乘。


3.加快发展多式联运。构建“空铁公水”多式联运体系,搭建多式联运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拓展国际航空枢纽衔接转化和集疏运能力。强化空空联运,构建国际航空货运转运中心,服务国际国内进出口贸易和中转贸易,强化与绵阳、南充等机场货站业务对接。优化空铁对接,依托天府国际机场北动货站、简州站动车所、资阳西站存车场,规划建设高铁快运基地,持续深化“空铁”联程联运试点和“空铁公”运输体系一体化试点,协同青白江国际铁路港不断畅通中欧国际班列通道。推动空公联运,大力发展卡车航班,实现航空干线到发和公路分拨配送无缝衔接。发展空水联运,联合泸州港、宜宾港、重庆港、万州港拓展东向出海大通道,支持开通“空+公(铁)+水”联运班列。


积极培育现代临空产业体系——


遵循临空产业发展规律,重点发展临空指向性强、附加值高的先进制造业以及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拓展临空产业链,打造高端化、国际化、特色化的现代临空产业体系,助力成德眉资同城化综合试验区和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带建设。


1、做大做强航空物流。大力拓展航空货运,积极引进货运基地航空公司和知名货运代理商,加大全货机投放规模,增开国际货运航线,重点围绕国内外知名快递物流集成商,培育以天府国际机场为总部基地的西南航空货运超级承运人,增强货物分拨集散和国际一体化供应链服务功能。积极发展航空冷链,聚焦医药、生鲜、农产品等领域,规划建设区域智能分拨中心、航空冷链物流中心等产业载体,完善冷链物流服务生态,建设高端冷链物流集散中心。加快发展保税物流,引导企业在综合保税区设立仓储分拨中心,完善保税仓储、配送分拨、中转通关、分拣包装、出口加工、产品展示、国际采购等增值服务。


2、培育壮大临空服务。集聚发展临空总部经济,重点吸引民航科技及航空、物流总部企业、海外公司驻华地区企业总部、产业龙头企业和供应链服务企业,设立区域总部、职能运营中心、区域研发中心及结算中心等,带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聚集。


加快发展临空金融服务,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供应链金融服务机构,围绕金融租赁、离岸结算、航运保险、飞机和大型设备租赁等领域,开发SPV租赁、联合租赁、出口租赁等创新型租赁模式和产品。大力发展临空会展经济,高标准建设会展基础设施,积极承办航空航天会展、航空文化、跨境艺术品交流展示等展会,举办航空货运、航空经济、电子商务、医疗学术等领域专业化高峰论坛。积极拓展航空教育培训,依托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天府校区,建设一批航空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以航空飞行教育、航空维修、应急救援、航空保障等为重点,打造国际一流航空培训高地。培育壮大高端商业和休闲旅游,规划建设现代商圈和特色街区,引入高端酒店、免税购物中心、体验式消费中心等临空商业。加快建设天府国际艺术城,规划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技创新示范园,培育文化艺术、航空展示、科普教育、社交休闲、户外运动等业态。


3、加快发展临空高端制造。突出发展航空发动机与工业无人机,加快航空发动机研发,大力发展飞机零部件、航空材料、机载系统、航电系统及配套产业,培育发展公务机、无人机、特种通用飞机等整机制造,加快发展民航机务维修、空管设备维修、机场特种设备维修等产业,构建以研发、总装、部附件、测试、维修为一体的航空产业链。


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依托电子元器件产业园,加快形成涵盖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应用的产业体系。依托光电显示产业园,重点发展芯片外延、封装测试和LED产品,建设LED组装制造中心、新型显示零部件制造基地等。着力培育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重点发展高端数控机床、激光设备、3D打印机、包含精密零部件与光电元件在内的关键基础零部件,加快形成智能制造核心产业体系。加快发展高端医疗器械,重点发展血管支架、生物活性涂层、3D打印等技术及产品,支持发展基因检测、生化检测等体外诊断设备和快检产品,积极发展医护机器人、高端医学影像等医疗设备,高标准建设成都健康医学中心。


4、前瞻布局未来产业。重点发展卫星及应用产业,加快研制航天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片和星载计算机等产品,强化卫星通信技术、导航技术和遥感技术等应用,打造微小卫星完整产业链条。提升壮大机器人产业,引导精密及重载装配机器人、在线测量及监控机器人等工业及特种作业机器人向中高端发展,加快救援、医疗康复、物流及泊车、社会服务等服务机器人开发应用。加快推进量子科技产业,重点围绕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测量等领域,建立量子科技研发和产业化基地,构建量子技术应用场景和标准,推动在生物医药、金融科技等领域应用。


全力构建临空经济创新高地——


抢抓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机遇,前瞻布局高能级创新载体,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筑临空产业创新生态,打造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一流临空科创高地。


1、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快布局民航重大功能平台,积极推进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天府校区、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中国民用航空局第二研究所)等项目建设。加快推动天府锦城实验室、天府绛溪实验室等建设,不断增强创新策源能力。组建一批细分领域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孵化+创投”“研发+转化”模式的新型孵化器。


2、推动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积极争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争取更多“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落地。鼓励具备条件的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围绕重点产业协同开展“卡脖子”技术攻关。聚焦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需求,完善成果转化平台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开展中试熟化、工程化配套和产业化示范,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高水平运营西部金融创新中心、智创产业空间等科创空间,聚焦产业链创新链,提供“一站式”科技服务和高品质生活服务配套。加快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3、优化创新创业环境。落实省政府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的十条政策,完善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为主的税收优惠政策,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扩大科研单位和领军科技人才自主权,推行重大科研项目“揭榜挂帅”制度。健全创新创业全程化专业服务体系,加快发展研发设计、技术交易、检验检测认证等第三方专业服务。深入对接“天府英才”“蓉漂计划”“产业生态圈人才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和人才评价体系,构建“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


全面打造向西向南开放窗口——


充分发挥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和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引领作用,全面提升开放平台引领功能,积极探索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高起点谋划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强化多层次区域开放合作,加快打造内陆国际空港型自贸高地。


1、提升开放平台服务功能。提质建设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资阳协同改革先行区,加强与成都天府新区片区、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川南临港片区一体互动。积极参与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建设,增强国际投资贸易平台功能。推动设立天府国际空港综合保税区和海关指定监管场地,强化综合保税区与机场口岸的集约监管、功能联动、设施共享、通关一体和产业协同。推动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水果、生物制品、药品指定监管场地及口岸验收投运,尽快申报设立肉类、植物种苗指定监管场地。加快完善口岸查验配套设施,延伸航空口岸功能.


2、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健全外商投资促进、保护和服务体系,全面落实国家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提高贸易仲裁专业水平和国际化程度,健全商事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引进国际专业服务机构,推行客商投资代办制度。完善金融服务体系,鼓励金融机构提高临空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比例。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政务服务配置效率。


3、开展多层次合作交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泛欧泛亚地区在国际航空干线直达、海外仓共建共享、信息对接等方面交流合作。主动对接北京大兴、上海浦东、广州白云等高能级枢纽机场,合作共建转运中心,提高机场国际中转集拼业务能力。推动成渝144小时过境免签互认,主动衔接成渝地区腹地城市,加快培育成渝货源体系。搭建战略联盟,推动航空行业、企业之间进行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合作。


着力建设现代化空港新城——


全面提升空港景观风貌和环境品质,大力推进智慧空港建设,构建功能配套完善、服务优质高效的发展环境,加快打造全国现代化生态智慧空港样板城。


1、 建设生态低碳型空港。科学合理确定规划建设用地面积,切实避让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敏感区域。深入推进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快建设全域绿廊体系,全面提升生态宜居功能。推动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出行结构低碳化调整,推进低碳技术创新、低碳数据支撑和低碳理念普及。


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加强城市景观照明节约用电管理,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大清洁能源推广应用,加强节能减排技术和设备应用,积极应用环保新材料、雨水循环再利用、地面车辆“油改电”等技术,实现机场污染物“零排放”。鼓励航空公司引进节能环保机型,淘汰高耗能老旧飞机,支持飞机节油改造。严格实施噪声治理方案,建立空气质量监测点和噪声监测系统,实施高噪声区绿化工程,降低机场和进场公路周边噪声影响。


2、建设现代智慧型空港。推动“智慧机场”建设,促进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机场融合发展,积极建设智能航空平台,全面提升机场服务水平和旅客体验。推行“智慧交通”建设,实现各系统交通信息共享,推进出行即服务(MaaS)技术应用。提速“智慧城市”建设,适度超前部署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以航空为主题的应用场景数字化,建设万物互联的国际一流信息港。构建智慧城市管理运行体系,打造汇聚城建、环保、气象等领域数据和统筹管理运营的“城市大脑”。


3、建设国际高端型空港。积极培育国际化、时尚化、现代化消费业态,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和高端人才入驻,打造时尚消费新商圈。全面升级公共服务体系,建立与国际化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教育服务、就业体系,完善商务楼宇、酒店等城市配套设施,加快建设集公共服务、行政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临空服务中心。优化国际化语言环境,加快实施国际化标识改造工程,试点建设国际化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