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都市圈,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被纳入到《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暨成都都市圈建设成长期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指出,要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全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高质量打造现代农业园区,争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助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作为成都都市圈重要成员,更是天府粮仓的重要承载地,德阳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出台打造“天府粮仓”的实施意见,明确3到5年内,创建30个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建成高标准农田313万亩以上,支撑粮食产能达到210万吨。
走进德阳市旌阳区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内,道路宽阔笔直,一望无际的金黄一直蔓延至视野之外。田边随处可见小气候监测设备、排灌系统。阡陌交通、田地成方、旱能灌、涝能排、沟相通、渠相连,高标准农田建设早已在这里有了模样。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 瞄准藏粮于地,德阳严守耕地红线,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田长制,开展耕地保护专项督查整治行动,确保良田姓粮、农田姓农。持续提升耕地质量,在全省率先推行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潜在缺陷责任保险机制,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88.15万亩。 同时创新耕地保护模式,出台整治农户承包耕地“撂荒”及优化改造“非粮化”农业种植园地“十条措施”。2022年全市6.84万亩撂荒耕地实现全面清零,优化改造农业种植园地3.35万亩。 着眼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成都平原天府粮仓核心区“一带一区”建设,德阳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扎实推进良田建设、高产创建、耕地保护等工作,重点培育旌阳粮油现代农业园区、中江粮食生猪现代农业园区等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现代农业园区。 前不久,从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德阳科研基地内传来好消息,该基地选育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品香优秱珍”,在测产中取得平均亩产950.3公斤的成绩,刷新四川一级优质稻高产纪录和农业农村部组织的四川省超级稻验收高产纪录,达超级稻认定标准。 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 作为农业的“芯片”,种子至关重要。德阳瞄准藏粮于技,大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着力打造中国“种子芯谷”,推进旌阳、罗江国家级油菜制种大县建设,建成水稻、油菜制种基地5万亩,培育“德油”“邡油”等油菜品种81个。 科技赋能农业生产。德阳开展先进智能农机装备应用示范,实施“五良”融合宜机化改造3.5万亩,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76%。在旌阳区探索开展耕地用途数字化监测试点,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实现田块生产和使用情况全过程跟踪、统计和分析。 同时,培养农技人才。未来,德阳将创新“本土导师+外出寄学”模式,培养造就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现代化农民队伍。建立农技人员多元化引育机制,到2025年,全市农技推广机构达到200家以上,农技推广人员达到1600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