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市民办理异地缴税业务,来来回回需要5个工作日,费时费力。
如今,成都地区已全面实现对德眉资三地异地缴纳税费的互联互通,按照“异地扣缴、本地清算”模式,方便纳税人跨市申报,办理时间压缩到1个工作日!
城市是现代经济的载体,城市同城化的发展,就要求金融有更大的支撑。
金融是实体经济发展的血液,是民生保障的前提,在发展成德眉资同城化进程中,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十分关注“金融”的力量,以推动成德眉资金融服务及公共服务便利共享,聚焦人民群众所需所盼。
12月28日,不动产抵押登记同城化第二次推进会召开,相较以往,本次推进会又对跨市域办理不动产抵押登记业务标准和流程、数据接口规范等提出了要求。
2020年8月,人民银行成都分行成立了金融支持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按照启动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思路,从获得感强、显示度高、易复制推广三个维度着手精选项目,确定了金融支持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第一批7个项目。目前,各项目均取得积极进展:
01 不动产抵押登记同城化
依托分布式理念的银政通信息服务平台,通过不动产中心和银行双向数据交互和业务协同,实现成德眉资不动产抵押登记同城化,让客户少跑路,抵押贷款办理时间从平均13个工作日压缩至最短3个工作日。
截至12月21日,银政通平台共办理不动产业务179.3万笔,同比增长8倍。其中,抵押查询31.6万笔,同比增长3倍;抵押登记线上预审或直办业务8331笔,同比增长4倍;抵押注销线上直办业务10.8万笔,同比增长5倍。38家金融机构累计下载不动产抵押登记电子证明2.7万笔。
02 异地电子缴纳税费
国库、税务、商业银行等部门依托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TIPS),按照“异地扣缴、本地清算”模式,实现纳税人在成德眉资域内电子缴税互联互通,方便纳税人跨市申报。纳税人异地缴税业务办理时间将从5个工作日压缩到1个工作日。
目前,成都市已全面实现对德眉资三地异地缴纳税费的互联互通。截至12月21日,成都市共办理异地电子缴纳税费3183笔、3.2亿元。其中,成都市缴往德眉资三地2768笔、2.3亿元;德眉资三地缴往成都市415笔、0.9亿元。
03 城市商业银行个人账户通存通兑
通过银政通信息服务平台城银清转接系统统一将各城市商业银行接入城银清算服务公司支付结算系统,实现成都银行、长城华西银行和省内其他城市商业银行之间的汇兑、通存、通兑。
12月1日,银政通信息服务平台城银清转接系统上线,成都银行、重庆银行、长城华西银行同时开展了通存通兑业务验证,成功率达100%,成功实现个人账户通存通兑。
04 推广运用“天府信用通”平台
由人行成都分行联合省发改委等9部门共建、共享,构建“信用到信贷”全流程融资服务体系,打造以信用为核心的金融基础设施,实现多维度的企业精准信用画像和全品类的融资对接,为银行机构提升融资效率和风控水平提供数据支撑,实现惠企、便企金融服务“一站式”直达。
截至12月21日,四地发布稳企业保就业金融培育企业345户,成功培育企业232户。四地“天府信用通平台”累计认证企业21778户,提供信用档案查询39316笔,为6658户企业发放贷款621.9亿元。
05 共建共享“农贷通”平台
“农贷通”平台是成都农金改的主要载体,包含支农惠农政策、信用体系、产权交易及融资对接、“线上+线下”服务体系四大支柱,平台线上功能模块也基于该框架构建。
目前,“农贷通”平台完成全川推广应用系统改造,达到试运行上线标准,网页端和移动端将于年底上线。
06 协同建设科创金融对接服务平台
成都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知识产权融资服务平台是国内首个类似平台,是有效连接知识产权融资与区块链技术的全新探索。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知识产权使用管理、价值评估、交易流转等业务场景,为融资创建了可信任的交易环境、推动知识产权转移转化、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目前,该平台现已通过技术性安全评估,并获取到《技术性安全评估报告》,即将准入人行监管沙箱。天府银行德阳分行等金融机构已于12月初陆续入驻平台,截至12月16日,已总体完成各金融机构产品及业务上链。
07 搭建成德眉资经济金融信息共享平台
在人行成都分行“数字央行”平台搭建成德眉资金融统计信息共享模块。将四地财政金融互动、产融合作、房地产调控等政策上传至平台。按季发布货币政策、信贷政策、利率管理、MPA、跨境人民币等相关数据。
目前已编辑9、10月两期信息,数据提要反映了四地主要指标数据占全省比重及四地增速对比情况等。
文字:王垚
审核:何亚军 戴雪峰
图片来源:人行成都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