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成都为何有“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专访清华大学教授尹稚→
2023-08-22 14:26:48

益,古大都会也。有江山之雄,有文物之盛。”成都是历史文化名城,自古就是中外交流的枢纽,是西南丝绸之路上的明珠。如今,成都是中国最具活力和幸福感的城市之一。拥有2300多年建城史的成都因海纳百川、兼容并蓄而始终保持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欢迎大家到成都街头走走看看,体验并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


习近平主席在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欢迎宴会上的这段致辞,在成都人和关注成都发展的人群中引发广泛共鸣。我们要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和出席成都大运会开幕式的重大政治意义、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强化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重大政治责任。


我们推出“在成都,体验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系列报道,胸怀感恩之心、永葆奋进之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上来,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把总书记的关怀厚爱和殷切希望转化为推动成都各项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到城市街头走走看看
如何感知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
城市应该呈现出什么特征、哪些气象?
不同区域与城市
如何依照自身特色和优势
共绘更丰盈而波澜壮阔的
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

近日
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
执行副院长
城市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执行院长尹稚教授
就此接受了记者专访


尹稚表示
“万千气象,这里面不光是生活方式
也包括谋生手段,生产方式
它体现的是城市文明的多样性
这也是成都的特色”

01

在成都感受

“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

红星新闻:应该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


尹稚:万千气象,这里面不光是生活方式,也包括谋生手段,生产方式,它体现的是城市文明的多样性,这也是成都的特色。成都表现出超越群体、超越职业身份的普通大众的快乐,这是成都文化当中一个很重要的东西,也因此,成都能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与现代化城市的演变脉络。


市民在绿道参加健康跑活动


红星新闻:您如何理解成都呈现的“万千气象”?


尹稚:成都是一座移民城市,有“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特征。成都在多样化表达和包容性方面有更明显的特色,所以才能呈现出万千气象的状态。关于成都的多样化,我认为可从以下角度来理解:


第一是个人发展有多样化的选择机会。成都为个人成长提供多样化成长路径,使大家有更多道路可选择。城市选择机会多了,即便干的是“五行八作”,但“行行出状元”。


第二是成都的群体可和谐共处。不同职业的人,也会形成自然的产业生态,彼此间是相互服务和相互依存的。


第三是城市管理强化了包容的理念。成都树立起对合法生活、生产方式予多样化包容的理念。


成都街头艺术表演

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讲,其追求的是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而不是人的工具化发展。中国哲学也讲“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城市管理的包容性和城市多样化也会催生出更多的城市活力,使城市繁荣发展。如果城市管理没有包容心态和策略,城市就不会有活力。所以包容性、多样性就是成都有特色的东西,因此成都才能呈现出“万千气象”。

02

从容的城市

更能助推现代科技创新

红星新闻: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历史文化、产业基础,在您看来,成都和其他城市有哪些区别?


尹稚:由于历史文化、发展路径不一样,不同城市对问题的理解也不一样。成都的特点是它的历史文化包容性原本就比较好,历史上,多次大规模的移民都发生在四川,天南海北的人来到那里、用很长的时间来磨合出一种彼此尊重的文化:凡事不走极端,这比较典型地反映了和谐文明的特点。


成都的这个特点对现代化进程非常有价值。按照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它一定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而不是一个拉大贫富差距、不断割裂形成鸿沟的社会。在成都明显可以感觉到,大家能和平共处,能够互为补充,这是成都这种内陆型大城市将来更应持续坚持的一条路——不同职业的人群都能在一个城市里和谐相处,并把个人多样化发展诉求和发展路径都能做到让自己满意,这样才能有更多幸福感。


红星新闻:有人担心过于安逸,可能不利于发展。30年前的1993年,成都GDP仅为360亿元。2022年成都GDP跨越两万亿元,跻身全国第7位,可见“安逸”并没有影响成都的发展进步。


尹稚:是的,和一些快速崛起的城市相比,成都看起来更“从容”些。这份“从容”不仅体现在成都身上,也体现在重庆等西南大城市身上。这份“从容”并不是坏事,或许还更有助于城市发展。



因为我们已进入知识分享的时代,进入权利共享的时代。我们城市发展正从一个追求工业化大生产的绝对效率提升模式,转向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发展模式,这需要更“从容”。毕竟,用工业化的生产模式是无法做出颠覆性的创新来的。

历史地看,一些重大科学革命,其实很多都是无意之举,是“有闲”人才干得出来的。科技创新需要一个“更从容”的思考环境。在现代化进程中,随着人的流动性加大,交往频繁,才能涌现更多创新性的想法,这是挺有意思也值得期待的现象。

从这意义上说,也许未来,在这样一个跨行业、跨群体交往更为密切的环境中,成都的“从容”也许更符合复杂系统的运作规律,也许更容易涌现出“惊人之作、惊天之作”。

03

万千气象的城市

构成更富万千气象的大中国

红星新闻:超大、特大城市如何在交融、碰撞中,闪现出更绚丽多彩的火花,点亮充满“万千气象”的中国式现代化?


尹稚:“万千气象”的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城市呈现出更多和更大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中国有条件做好这件事。因为我们是广域的人口大国,我们的地域特色很鲜明多样,这些地域特色和城市发展历史是紧密相关的。我们是多民族大国,不同地区也有深刻的民族价值观念和文化认同感。


除了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之外,城市还聚集着具有鲜明“亚文化”特色的人群。城市发展过程中,既保持自身特色,同时兼容并蓄,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成都就是其中的典型。


按照城市人口规模划分,全国有21超大特大城市。要用一个模式打造中国式现代化也不大可能,毕竟,每个城市都有自身文化特征、产业特征、人群特征,不过在西南,特别像成都这样的超大城市,它更能代表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当中,更为典型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样本。


相对其他城市而言,成都受外来文明影响要少一些,其对中国传统文化里面的精华部分的继承则更多一些,所以它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无论是产业转型,还是社会治理转型,都有更多条件吸纳传统文明当中比较优秀的部分,并跟现代化的要素结合起来。


蜀绣 图据图虫创意


一些城市在很短时间内完成现代化进程,或许其更反映外来文明,但以成都、重庆等西南大城市为代表的城市,则更体现不同人群、不同群体,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各谋出路、各得其乐。


各种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形态,构成了更富万千气象的大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