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德眉资应急联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出炉
2023-09-11 16:44:24

为共同推动提升成德眉资同城化应急联动工作水平,经省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成德眉资四市应急委员会办公室日前联合印发了《成德眉资应急联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根据该《方案》,成都都市圈将以促进成德眉资应急管理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应急管理事业协同发展为目标,聚焦“防”、突出“联”、着眼“快”,在风险监测预警、重大风险防控、应急救援联动、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加快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提升区域协同应对能力

01

《方案》提出,围绕提升区域协同应对能力,成德眉资四市将共建健全应急协同联动机制深化沱江岷江流域防汛抗旱协作建立跨区域应急联合演练机制三大方面。


在健全应急协同联动机制方面,建立四市事故灾难和自然灾害信息共享、会商研判和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强化毗邻区域灾害事故协同响应、分析研判和增援调度。充分发挥应急管理部门“统”的综合优势、相关部门“分”的专业优势,完善跨区域交通保障、通信保障、救援力量保障、资源保障机制,推动全要素、全过程协同联动,切实减轻事故灾害损失。


同时,围绕四市防汛抗旱合作机制的优化完善,将探索建立沱江岷江流域防汛抗旱服务平台,推动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实现风险线上联合会商、应急资源调度、气象水文信息共享等功能,不断提高跨区域水旱灾害处置能力。


定期开展四市参与的防震减灾、防汛抗旱、地质灾害、森林防火和危险化学品事故等专项情景模拟演练和桌面推演,推动提升联合会商、联合救援、联合保障能力。


提升重点风险防控能力

02

针对成德眉资四市在重点风险防控能力提升上,《方案》要求四市要深化运用风险普查和评估成果,整合成德眉资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共享致灾因子、承灾体、孕灾环境、历史灾害、减灾能力、重点隐患调查等方面数据,建立完善普查数据库,探索推进毗邻区域综合风险区划、主要灾害(单灾种)防治区划、自然灾害综合(多灾种)防治区划工作,为精准开展自然灾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同时,建立四市安全生产执法联动机制,共同研判四市重大安全风险,加强安全生产执法日常互动、重大活动和特殊时期联动,加强执法线索移送、证据收集和信息共享,联合防范重大风险。强化跨区域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


针对四市风险情况,成都率先开展应对极端条件下的洪涝灾害巨灾情景构建和应对能力分析评估,围绕灾害过程模拟、灾害后果分析、灾害任务研究、应急能力评估,将数据信息化成果融入智慧蓉城“王”字型架构建设,与德眉资共享极端条件下灾害情景构建和应对能力分析评估成果,推动加强四市应急准备,探索开展防范应对极端暴雨洪涝巨灾情景构建。



提升预警处置能力

03

《方案》提出,要依托成都市城市安全和应急管理大数据综合应用平台,运用成都市化工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管控监测预警系统,推动建立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联合机制,实施全时段风险管控。共享成都市国家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试点平台人员密集场所场景(标准版),增强高效疏散和应急避难能力。


加快推进四川省航空应急救援(成都)中心基地落地成都淮州机场,推动四市航空应急救援协作,签订航空应急救援合作协议,协同发挥航空、水域等应急救援资源作用。完成四市应急救援力量分布图和应急救援直升机起降点位布局图,加强区域应急保障共享互助,形成以成都为中心、以德眉资为分中心的应急协同网络。


建立健全四市救灾物资协同机制,推进区域内救灾物资储备规划修订、物资保障应急预案编制、数据信息共享平台搭建,进一步提升区域内救灾物资储备效能和协同效率。探索建立四市救灾物资应急调拨程序和补偿机制。



提升应急保障能力

04

《方案》提出,在应急保障能力提升上,要重点推进加强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强化应急科技人才支撑、推动安全应急产业发展三个方面工作

首先依托应急管理部应急管理大数据应用平台,建立四市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协同机制,推进应急资源信息共享、远程联动指挥、视频会商、协同救援,为区域应急管理提供智慧支撑。整合通信运营商、应急通信专网等指挥通信保障力量资源,探索建立四市应急指挥通信网络平台,推动破解在断路、断网、断电等情况下,前方救援救灾与后方指挥部应急指挥通信难题。


其次,完善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专家库建设,建立专家资源共享机制,定期研讨专家服务保障情况,共同加强和规范专家选聘、使用、考核、动态调整等工作,推动有效发挥专家技术支撑作用。依托四市科研院所、相关企业、社会组织等,在科研、项目建设、人才培养、决策咨询等方面开展合作,推动建设高标准应急管理人才队伍。


最后,要充分发挥国家西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成都市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等项目对安全应急产业的集聚作用,创建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推动发展高精度灾害监测预警、信息感知、应急和防护装备制造、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产品等方面应急产业,形成区域性创新中心和成果转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