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德眉资四市聚焦各自优势领域,联合编制产业链全景图,深入推进新型显示、清洁能源装备等9条重点产业链建圈强链,通过牵引性项目、互促性竞合、紧密型联动共同做大“蛋糕”,9条重点产业链产值迈上万亿台阶。成都都市圈经济总量增至2.78万亿元,同比增长6.1%,增速高于全国、全省0.9和0.1个百分点,在全省、双城经济圈占比分别增至46.3%、34%,支撑引领作用突出。
当前,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已进入成长期,四市间产业协同还面临着产业延链强链不足、资源要素配置差距较大、市场主体活力不强等问题,与成长期需要更高水平的产业协同不匹配,建议重点聚焦在实施都市圈产业建圈强链行动、靠前服务强化生产要素保障、实施都市圈开放枢纽共建行动等方面,提升成都都市圈产业协同水平。 一是编制产业集聚规划方案,开展都市圈产业链、供应链基础调查,明晰都市圈内重点产业的上下游企业地理分布和企业间协同情况,通过精准定位、前瞻布局推进产业集聚。二是壮大龙头骨干企业,加快培育并遴选一批产业链龙头企业、单项冠军作为产业链“领航”企业,牵头建设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体、产业联盟,推动上下游企业开展供需对接和技术合作,提高都市圈本地配套能力。三是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专注细分领域产品制造,按照小规模、专业化、精细化原则组织生产,提升单项产品的竞争力,补齐成都都市圈产业细分程度不高的短板。
一是汇聚创投资源,推动都市圈知名创投机构共同创建产业发展基金,采取直投、引投和跟投方式积极参与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企业技术改造和关键基础设施建设。二是积极构建人才高地,切实加强与成都知名高校、专业机构的合作,推动“政策引智”向“项目引智”转变,以优质项目集聚人才,推动一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高水平人才创新创业载体布局德眉资,引导“高精尖缺”的制造业人才到德眉资就业创业。三是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立足“制造+研发”产业合作模式,设立知识产权运营基金,推动电子科大、西南交大、中科院成都分院等与企业在关键性技术研发、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打造科研孵化平台,积极引导成都科技成果到德眉资落地转化
一是构建全方位立体开放新格局,充分把握“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历史机遇,以都市圈为整体谋划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泛亚铁路大通道建设,构建东向长江经济带、西向“一带一路”、南向东南亚地区协同开放新格局。二是协同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作用,将成都经验复制到德眉资,协同改善国际化营商环境,打造投资贸易便利、行政许可便捷、要素获取容易、政策公平稳定、法制保障完善的国际化营商环境。三是争取政策支持,争取国省加大对毗邻地区间的高速和快速道路建设、产业协同培育、创新能力提升、土地指标支持等项目、资金和政策倾斜,强化毗邻地区融合发展政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