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都市圈是四川全省经济核心区,是带动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在引领科技创新突破、有效扩大内需市场、链接全球扩大开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四川省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和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编制的《成都都市圈发展报告》,主要通过与其他8个头部都市圈之间的横向评估及成都都市圈自身的纵向监测,着力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成都都市圈发展报告》就提升发展质量效益水平提出五个方面对策建议。
借鉴深圳高质量建设光明科学城等国家重大战略平台、全力推进重点领域自主创新突破,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的经验做法,以高水平建设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西部(成都)科学城为牵引,前瞻分析国家、省市科技创新发展趋势,充分街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相关规划和计划,推动在以成都为核心的都市圈范围内构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创新共享平台+企业技术中心”创新平台体系,争取更多“国之重器”“国之利器”落地,积极培育战略科技力量。 借鉴长三角成立国内首支跨区域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用于为区域内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提供金融支持的经验做法,探索科研经费跨区域使用试点,加快组建成德眉资科创基金,围绕跨区域联合技术开发、成果转移转化、共建联合研发平台等开展专项投资。强化创新链与产业链双链耦合,实施“技术攻关+产业化应用”重大科技示范工程,聚焦成都都市圈重点产业链培育一批专业技术转移机构,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等合作推进技术创新和科技攻关。以高能级创新平台为载体,发挥科创平台强链聚链功能,吸纳上下游企业、科技服务机构、高校院所等积极参与平台共建,支持创新成果向产业链转移转化。 借鉴广佛深莞统筹布局智能装备集群,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协同化制造业发展(广州布局智能成套装备和关键零部件,深圳布局无人机和激光加工装备,佛山布局轻工和金属加工装备,东莞布局电子制造装备和工业机器人);广州联合佛山优化提升跨区域产业链供应链、构建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打造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健康等万亿级产业集群,共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高地的经验做法,发挥成都市工业互联网供需对接平台作用,与德眉资共同构建产业链上下游一体联动的生产与服务网络,发挥成都都市圈制造业优势,积极服务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高质量对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新布局,主动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转移,加快共建国家区域性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合力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借鉴长株潭都市圈以“省统筹、市配合”方式建立“八个一”产业协同推进机制的经验做法,积极争取省直部门统筹指导,建立成都都市圈常态化联合招商机制,完善招商信息和资源共享机制,围绕链主企业梯度培育链属企业、链式催生“有根”企业,建立“链主企业+配套企业+产业投资基金+中介机构+领军人才”资源库并动态更新,支持链主企业通过并购、发展总部经济等方式做大做强,对市场拓展、增资扩产等实行“一企一策”专班服务,推动更多企业挺进世界50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 借鉴上海新天地以“街区+盒子”“历史+商业”的逻辑打造特色消费商圈的经验做法,推动成德眉资传统商圈升级成为独具特色、满足多样化消费的新兴消费商圈,引导购物中心、大型百货实现由商品销售向“商品+服务+体验”的多功能消费体验场所升级,加快商圈业态创新、设施改造、品牌聚集、功能升级,支持更多的商圈及商业综合体创建智慧商圈(商店)国家示范试点。 借鉴杭州强化区域消费市场联动,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着力在会展业、旅游业、智慧零售等方面合作互补,促进消费资源在杭州与大湾区间自由流动的经验做法,探索建立成都都市圈“客流共享、平台互联、主体互动、宣传互通”节会活动举办机制,打造成都都市圈消费资源联动推广载体和平台。探索合作成立都市圈商圈联盟,共同发布商业机会清单,探索建立“商圈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融共享、同步首发首秀”合作平台。组团参加进博会、广交会等商贸会展活动,联合拓展境内外消费市场。
借鉴宁波、温州、嘉兴、绍兴、台州、义乌成功创建全国首批省级RCEP高水平开放合作示范区,打造深度融入RCEP的“浙江样板”的经验做法,增强中国—欧洲中心发展能级,创新打造“蓉欧产业对话”品牌,共同用好川桂国际产能合作园等载体,建立成都都市圈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联盟,支持成都都市圈企业在境外建设工业园区、科技产业园区,推动国际空港、铁路港向供应链营运中心转型,助力市场主体积极开拓RCEP区域市场,提升资源要素全球运筹能力。 借鉴郑州增开第五航权航线,形成郑州—卢森堡“双枢纽”建设模式,联动三大洲海陆空货运资源,打造从航空物流、电子信息到跨境电商、现代服务、高端制造、商贸会展、多式联运的“复合型”航空经济区的经验做法,加快推进成都都市圈中心城市成都第五航权试点,对外推动增加成都连接欧洲、中东、东南亚、大洋洲等方向的第五航权航线,对内强化国内支线航运衔接联动,织密“空中丝绸之路”网络,加速发展开放型临空经济,进一步发挥成都对德眉资等周边城市的经济带动作用,围绕都市圈优势产业丰富货源结构,提升成都航空枢纽再次集疏、调整货物的能力,深化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改革试点,支持有条件的在蓉出口企业联动德眉资市场主体共建都市圈市场采购贸易联盟,引导更多都市圈中小微企业产品协同出海。
借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连续发布三批《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共建共享公共服务项目清单》,南京都市圈建立统一预约挂号服务平台并向都市圈市民提供147个医院9844个专科的预约挂号服务等长三角区域的经验做法,接续制定实施成德眉资便捷生活行动计划,鼓励成都多措并举拓展优质教育资源,推动德眉资三市加强基础教育、医疗资源投入,推动教育联盟和医联体深化合作。 借鉴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共富工坊”的经验做法,加快实施收入倍增计划,引导有条件的企业把适合的生产加工环节布局到农村,畅通村企合作渠道,搭建村企合作平台,促进农民家门口就业增收。持续加大成都都市圈民生领域投入,推动多元主体共建共享,协同制定发布民生重点项目机会清单,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成都都市圈居民幸福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