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德眉资同城化市场监管专项合作成果丰硕
2021-03-04 10:36:59

2020年是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的起步之年。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决策和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先手棋”战略部署,在省市场监管局的统筹指导下,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市场监管专项合作于2020年6月正式开启,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四市市场监管部门高度重视、主动作为、紧密协作、全力推进,共推进实施合作项目17个,在协同优化市场营商环境、合作开展食品安全监管、联合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协同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同城推进双随机监管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

成果1

协同优化市场营商环境,进一步推进异地同标,实现行政审批跨市域无差别化办理。四市实现了对跨市域市场主体登记注册数据的实时查询,联合设立了“成德眉资一体化企业登记服务专窗”,启动“重大项目直通车”,为成德眉资四市企业跨区域迁移提供绿色通道;明确“照后减证、多证合一”的范围,探索实施“一照多址、一证多址”企业登记模式,共同编写了登记服务《办事指南》,实现远程线上营业执照跨区域打印和发放。

合作开展食品安全监管,不断深化食品安全监管协同协作,大力推动区域食品安全监管一体化建设。四市签署落实《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食品安全监管合作备忘录》《成德眉资市场监管部门大米生产经营环节食品安全协作监管框架协议》;制定实施《成德眉资地区散装白酒标识规范》《成德眉资地区餐饮自制泡酒标识规范》,建立起统一、标准、高质、长效的散装白酒监管机制;编制形成区域食品安全监测预警数据共享平台建设方案,联合开展抽检监测风险识别培训,共同提升区域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切实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眉山使用《成都市方便火锅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实现了成眉食品生产许可一体化。

联合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扎实做好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不断优化区域知识产权市场环境。搭建成都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与德阳、眉山、资阳知识产权业务合作桥梁,协商推动在眉山、德阳设立成都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服务点,促进知识产权“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召开成德绵眉泸资六局知识产权保护协作片区工作会,联合开展知识产权(专利)执法工作培训,着力提升知识产权跨区域运用水平;联合实施异地知识产权案件查处,实现知识产权案件线索移交、案件协同办理,推动跨区域知识产权协作执法机制有效运行。

协同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实现区域资源合理配置、优势互补、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开展2020年成德眉资市场监管“质量月”现场活动,联合举办质量发展讲座和企业首席质量官宣贯培训班,加强区域质量交流合作;在食品、特种设备、计量等领域开展检验检测技术交流合作,建立检测认证信息互通机制,联合举办4期认证认可能力提升网络公益培训班;在质量发展、计量技术、特种设备检验、食品药品检测领域签订4份合作协议,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基础支撑。2020年,眉山市市场监管局主导制定的《泡菜(盐渍发酵蔬菜)规范和试验方法》国际标准正式发布,实现了我省在食品领域制定ISO国际标准零的突破,为中国泡菜走向世界提供了更大的国际话语权和主导权。

同城推进双随机监管,首次实现成德眉资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同机制、同清单、同标准、同流程”。坚持高效协作,在成都市联合双随机工作制度、工作细则、原25个联合抽查事项清单和53类143项实施清单基础上,四局共同完善工作制度和“一单两库”,开通成德眉资访问智慧监管平台的14个网段通道;眉山市场监管局率先接入成都市市场主体智慧监管平台,优先实现了登记注册的市场信息共享互换,并启动眉山市机动车检测机构联合抽查工作,首次实现成德眉资部门联合双随机“同机制、同清单、同标准、同流程”,迈出了共同加强智慧监管、主动转变监管力量与监管对象不相匹配被动局面的重要一步,进一步优化了市场监管流程、整合了监管资源、实现了监管联动、提升了信用监管效能。

成果2

下一步,成德眉资四市市场监管部门将牢牢锁定“在成都都市圈建立起统一的高标准市场体系”这一目标,进一步凝聚“唱好双城记”“下好先手棋”广泛共识,统筹安排部署、强化协同配合,在优化营商环境、规范市场秩序、提升质量水平、严守安全底线和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共同发力,对表成都都市圈建设要求,对标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做法,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谋划一批新的合作事项,加快形成开放融入、同城发展的“大市场、大监管、大服务”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