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的余温尚未散尽
成都都市圈已是
一片热火朝天的奋进景象
从德阳装备制造车间
到眉山蒙牛智能化生产线
从成渝中线高铁建设现场
到都市圈各大产业园区
处处涌动着"拼经济、搞建设"的澎湃动能
锻造都市圈“锂电魂”
巴莫科技春节全力赶订单
走进位于四川金堂经开区的成都巴莫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园区,车间内一派忙碌。十一车间内,机器轰鸣,整洁的原料场内工人们正有序将一袋袋原料分包分类、堆放备用;不远处的产品加工工段,完成仪器参数检查的操作工人,忙着将实时生产数据记录到生产日志上。
“春节期间,我们接到了一批重要客户的紧急订单,这些订单的交付需求迫切,因此,公司统筹多方工作,在人员安排上合理调配了各生产环节的员工,确保每个岗位都有经验丰富的工人值守,保证春节期间正常的生产。”成都巴莫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制造总监熊家荣介绍,为应对春节期间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公司安排了技术骨干随时待命,同时进一步优化了生产工艺,加强了质量检测环节,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出厂,每一个步骤都严格把关,确保产品质量符合高标准。
作为金堂绿色低碳产业重要链主企业,成都巴莫科技春节期间保持高节奏的生产步调。除了产品保质保量生产,及时快速地运输外送也是企业在春节期间关注的重点。
“在运输保障方面,我们提前与合作物流公司沟通协调,确保春节期间有足够的运力,保障产品正常的运输要求。”据了解,作为全球领先的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基地,成都巴莫2023年产值超过200亿元,该企业还是全球首家正极材料“零碳”工厂,其业务范围涵盖锂离子电池材料研发、生产、销售,其中,生产的高镍系材料、三元材料及氧化钴锂等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销往全球多地。
“从产品贸易结构看,成都厂区一半以上的产能供出口。”相关负责人介绍了企业海外掘金的情况,目前,韩国成为巴莫科技正极材料的主要出口目的地。除了韩国市场外,巴莫科技全球市场的版图还在扩张。目前,海外客户主要集中在东亚地区,此外正在欧洲、东南亚地区不断拓展。
四川能投中江燃气发电项目力争6月底实现首台机组试运行
进入新的一年,四川能投中江燃气发电项目(一期)在德阳凯州新城建设现场掀起建设热潮。目前,项目已取得阶段性进展,进入设备安装和调试阶段,预计6月底实现首台机组启动试运行。
踏入施工现场,电器调试班组组员们手持检测仪器,认真检查每一个线路接口,不放过任何一处细节。目前,6千伏配电装置已基本完成,正进行单体调试,这对全厂用电至关重要。“现在6千伏配电装置已基本完成,目前正对6千伏配电装置进行单体调试,这对全厂用电来说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 该班组相关负责人介绍。
不远处的机组安装现场同样热火朝天,自去年10月主厂房启动设备安装后,200余名工人全身心投入零部件的调整安装工作。如今,一号余热锅炉已基本安装完成,一号汽轮发电机组完成了80%。
项目负责人表示,目前,一号余热锅炉已经基本安装完成,一号汽轮发电机组完成了80%。据悉,项目预计2025年3月具备倒送电,4月进入发电机组调试,5月进行试运行阶段。预计6月底实现首台机组启动试运行。
该项目作为成都都市圈重点项目,承载着为都市圈提供稳定能源供应的重要使命。建成投产后,项目每年发电量将达35亿千瓦时,不仅能为德阳打造世界级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添砖加瓦,还有助于改善四川电网电源结构,满足四川电网负荷增长需要,为成都都市圈的能源保障注入强劲动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实现新能源领域高质量发展。
只要奶牛不断产奶,我们就不能停止生产!
眉山的蒙牛智能化生产线上,同样是一片繁忙的景象。走进蒙牛智能化生产车间,只见机器手臂灵活地抓取、搬运物料,整个生产过程几乎实现了自动化。一盒盒牛奶在传送带上有序地穿梭,从灌装到包装,每一个环节都紧密衔接,有条不紊。身着整洁工作服的工人们,眼神专注地盯着手中的操作流程,或是在设备间灵活巡查,加班加点的他们浑身散发着蓬勃的干劲。
“春节期间乳制品市场需求量大,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只要奶牛不断产奶,我们就不能停止生产,所以必须不停工不停产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蒙牛乳制品(眉山)有限公司车间主任吕中桃一边查看生产数据,一边说道。他表示,企业一直将消费者的需求放在首位,在春节假期也坚守岗位,保障市场供应。目前,公司每日的产能十分可观,每天能够生产各品类产品近600吨,源源不断地将新鲜优质的乳制品送往成都都市圈乃至全国的市场。
在成都都市圈推进以绿色食品(调味品)为主导的产业链发展过程中,企业充分依托借力融合成都大市场,对未来的发展也信心满满。据了解,蒙牛眉山公司凭借着稳定的生产能力和不断拓展的市场,预计 2025年第一季度产值将突破3亿元,持续为成都都市圈的经济发展添砖加瓦,并助力当地经济迈向新的高峰。
成渝中线高铁2000余名建设者坚守一线
在成渝中线高铁成都东部新区制梁场,施工人员们正在进行简支箱梁砼浇筑;在资阳段,沱江特大桥主桥拱上立柱正在加快施工进度……眼前这一幕幕,只是成渝中线高铁建设的一段缩影。春节期间,成渝中线高铁全线有57个工点2000余名建设者坚守岗位,干劲不减、节奏不变,全力以赴推进成渝中线高铁建设。
走进成渝中线高铁资阳段建设现场,大型机械设备往来穿梭,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施工负责人介绍:“为了确保工程进度,我们在春节期间搭设完成沱江特大桥水中支架管桩,正抓紧开展主桥拱上立柱施工,保持建设进度不减。节后,还将第一时间进一步组织相关人员和设备进场施工。目前,项目正按照施工计划稳步推进,争取早日完成建设任务。
据悉,成渝中线高铁作为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着成都和重庆两大都市圈,是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和关键纽带。项目建成后,将与已运营的西成高铁、郑渝高铁和在建的成达万高铁、西渝高铁、渝昆高铁、渝万高铁等多条线路连通,川渝地区路网结构更加完善,将极大便利沿线人民群众出行,成渝两地旅行时间进一步压缩,对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