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公共服务均衡普惠,是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道路上的重要一步,医疗是其中的关键领域。
“我们老百姓最害怕生病,虽然知道成都的医疗水平更高,但像我这种不方便奔波的病人要去成都看病不是件轻松的事情,不管对病人还是家属都是一种消耗。”正在资阳市人民医院骨科病房住院的资阳市民任先生感慨道,“最近听说资阳市人民医院和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签订了骨科专科联盟,以后在资阳也能享受到成都的医疗资源,感觉特别兴奋。”
随着成德眉资同城化的加快推进,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曾经让人无可奈何的“空间距离”,正在不断消解——近年来,成德眉资四市积极推进成都市网格化城市医联体建设试点,推动都市圈三甲医院与其他医院建立对口支援、巡回医疗和远程医疗制度,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精准下沉。
而这只是成都眉资公共医疗同城化的一个缩影。
远程会诊 5月12日,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托管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签约仪式在德阳举行。根据协议,托管后,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将根据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业务发展需要,派出管理和技术团队对其实施运营和技术指导,力争实现人员双向流动、患者双向转诊,携手打造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的典范,逐步实现技术、管理、文化的资源整合。 “这一次的合作,对我们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德军说,托管期间,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会派遣医院管理团队和专家团队,对医院的长远发展进行战略规划。同时带入优质医疗资源,确保工作日在门诊和住院部都有常驻医生,通过专家查房、带教、手术示范和开展专题讲座等形式,推动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相关专业持续发展,提升院内医疗技术水平。 这不仅是单个医院受益,托管过程中,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获得的优质医疗资源还将辐射到以它为首的“城市医疗集团”,架设起一道成德眉资医疗同城化的桥梁,覆盖整个德阳市医疗系统。 省级优质医疗资源向德眉资转移,老百姓得到了最直接的福祉。 “以后有了远程医疗会诊,我们不出德阳就能和四川省人民医院的专家面对面交流,省去了转院的奔波,对病人来说,帮助太大了。”德阳市民张小姐激动地说。 “通过远程方式,四川省人民医院的专家可以随时和我们连线,查房、讲座、病例讨论,针对疑难杂症的患者,可以第一时间进行指导救治,对老百姓来说是极大的便利。”张德军表示。此次签约是一次民生工程,既促进了医疗资源均衡发展,很大程度上也缓解了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为促进医疗资源均衡发展,提升区域医疗水平,省同城化办积极推动都市圈医联体构建,目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与眉山市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附二院与眉山市妇保院、四川省人民医院与眉山彭山区人民医院均已建立医联体,德阳20余家医疗机构与华西、省医院等开展双向转诊、远程会诊、医联体构建等合作,资阳也已构建起对接省级龙头医院的四级远程医疗体系。 同时,省同城化办助力四地广泛开展学术科研及培训交流活动,在医疗卫生、精神卫生、结核病防治等领域举办了一系列培训会,邀请四地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进一步提升成都都市圈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共绘成德眉资公共医疗事业美好蓝图。 近日,眉山市民王小姐发现常用的“天府市民云APP”多了个新内容。点开“更多专题服务”项目里的“健康医疗”,里面有一项“中医寻诊地图”。正想向同事打听附近有什么好的中医就诊点的王小姐感到“瞌睡遇到了枕头”。她向“圈圈儿”展示手机界面,只见手机定位直接显示所在区域地图,只需轻轻点击,指定中医医生和医疗机构信息一览无余。“简直太方便了,真正有了成德眉资是个‘圈’的感觉。”王小姐说。 据悉,目前已正式上线的“成德眉资中医寻诊地图”收载了四市1719家包括省、市、区(县)级中医医疗机构以及镇(乡)、社区(村)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基层医疗机构和335名包括国家、省、市、区(县)四级名中医的相关基本信息。四地市民可通过天府市民云平台或健康成都、健康德阳、健康资阳官微点击“成德眉资中医寻诊地图”查询中医药服务相关信息,包括名中医坐诊地址及时间、技术专长和医疗机构的地址、开设的中医特色科室、联系方式等。同时,“成德眉资中医寻诊地图”提供预约挂号、就诊导航等互动支持,方便四地市民就近便捷享受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5月底,成德眉资区域医疗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签约活动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举行。成都都市圈内25家三甲医疗机构成为首批试点对象,达成区域医疗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互认项目包含临床中常规开展的临床检验、医学影像检查资料两大类,进一步优化患者就医流程、降低患者就医费用。临床检验和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结果互认机构采取先行试点、逐步推开的模式,此后将每年更新医疗机构名单。后期,该合作将通过会诊、督导、质控检查、教学培训、学术交流等方式促进四市医疗质量同质化发展,助力改进医疗服务质量,满足群众就医需求。 依靠互联网,成德眉资医疗同城化的进程大大提速。目前,成德眉资四市423家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实现电子健康卡(码)互认互用,四市居民跨地区、跨机构就医实现“一码通”,四市居民跨地区、跨机构就医体验全方位提升。“这个电子健康二维码可以在线上线下自行申请,操作相当简单,以后在几家医院之间只需要这一个二维码就可以了,特别方便。”成都市民李先生对此赞不绝口。据悉,未来四市卫生健康部门将进一步扩展丰富“电子健康二维码”应用场景,为居民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体验。 医疗保障同城化工作也正在推动中。 一是巩固异地就医网络覆盖维度,目前成德眉资四市已实现医疗机构门诊、住院及药店购药异地就医直接联网结算一卡通行服务,同时持续增加开通异地就医直接联网结算的医药机构数量,截至6月底,成德眉资四市开通异地就医联网结算的定点医药机构数量分别达到了14588个、2134个、1576个、1329个,相较2020年底分别增长了7.3%、2.5%、2.1%、18%,通过不断织密异地就医医药机构覆盖网络密度,为群众异地就医就医购药营造了良好的支持环境。 二是畅通异地就医服务环节链条。目前成都市已率先取消对同城化区域的异地就医提前备案,德眉资区域内部分基层医疗机构也于今年上半年实现取消异地就医提前备案,为进一步回应相关区域群众快捷办理异地就医住院的诉求,经过成德眉资四市医保部门的协同努力,按照“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的原则,在今年上半年启动了成德眉资区域内跨统筹地区异地就医备案网上通办的经办服务事项,有关业务办理不再需要前往现场受理。 三是创新医疗保障经办服务模式。成都市医保局在今年上半年创新提出构建打造“群众身边的医保工作站”,依托银行、保险公司等第三方合作机构的丰富网点资源,在合作网点开通快捷办理医保经办服务事项功能,通过拓展延伸医保服务网络触角,推动医保服务前移下沉,为群众提供快捷办理医保的“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同时同步协同德眉资三市,研究探索逐步接入与医保同城化有关的经办服务事项,努力提升同城化区域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成都都市圈也是一个幸福生活圈,我们的努力目标就是促进公共服务均衡普惠,打造无障碍的优质生活圈。”省同城化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我们会全力推动成德眉资医疗同城化发展成势见效,从推进成德眉资四市医疗合作角度入手,谋划开展有意义、能让市民得实惠的合作项目,提升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