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作为努力下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先手棋”的着力点,对加快推动成德眉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运用DEA模型对2015—2019年成德眉资四地市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测度与分析,对四市的金融协同发展水平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成德眉资金融协同发展存在一定的基础,但在金融资源的空间布局、金融产业发展程度和专业化程度、配置相对效率和超效率方面均有较大差异,尤其是成都在各方面均拥有明显领先优势,其他三地的金融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且这种不平衡在短期内难以弥合,会对成德眉资协同发展造成一定阻碍。因此,成德眉资需要通过多方努力,在改革规划、金融管理、金融市场主体、金融基础设施、金融服务标准和金融生态建设等多方面多下功夫,形成合力,才能切实推动金融协同发展。
成德眉资金融协同发展是成德眉资金融同城化、一体化发展的政策要求和发展目标,并非优胜劣汰式竞争,也非无差别化发展。成德眉资金融协同发展的基础取决于各地金融资源配置的基本状况、金融产业结构和发展梯度以及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等。 成德眉资金融资源的配置基础 从2015年至2019年成德眉资四地市的金融资源配置看,成都整体具有明显的领先优势。从人均金融资源看,成都的优势明显,随后依次为德阳、眉山、资阳,但德阳、眉山和资阳的金融资源配置基础均不及四川省平均水平。如表1所示,成都人均存款余额为22.13万元,分别是德阳、眉山、资阳以及四川省人均存款余额的3.24倍、3.48倍、4.4倍及2.55倍;成都市人均贷款余额为18.35万元,分别是德阳、眉山、资阳、四川省人均贷款余额的4.83倍、5.97倍、7.34倍、3.06倍;成都市保险密度为5443.52元/人,分别是德阳、眉山、资阳、四川省保险密度的2.58倍、2.81倍、3.77倍、2.5倍;成都市人均证券交易额为59.36万元,分别是德阳、眉山、资阳以及四川省人均证券交易额的5.32倍、12.52倍、25.08倍、3.92倍。从增长速度看,成德眉资四地市金融资源整体稳步增长,但部分年份人均证券交易额和人均实际利用外资有波动,部分地区金融从业人员有减少趋势。成都市由于金融资源体量较大,因此增长速度稍慢,人均存款余额、人均贷款余额等指标的增速低于其他三个地市,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均证券交易额和人均实际利用外资的平均增速为负,表明成都资本市场和外资市场活跃度有所下降;金融从业人员增长最快,表明成都对金融人才的持续吸引力最强。德阳市人均存款余额增长最快。眉山市人均贷款余额和保险密度增长最快,表明眉山信贷和保险业发展较好。资阳市金融资源增长速度整体靠后,除人均贷款余额外,其他金融指标的增速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整体来看,成德眉资四地市都比较重视金融资源的配置,各地市的多数指标均持续增长,但各市及区域间金融资源配置基础呈不均衡发展态势。 成德眉资金融产业发展基础 一方面,成都在成都都市圈占据明显的中心地位,在金融同城化发展中能够对德阳、眉山、资阳等市起到较好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市场割裂导致的二元金融结构以及成都对其他地市的虹吸效应可能会导致德阳、眉山、资阳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损失,也会对其他地市产生马太效应,从而拉大成都市与德阳、眉山、资阳等地市金融业的差距。 1.金融业基础明显不同 2018年,成德眉资金融业的产值分别为1750.15亿元、123.6亿元、53.3亿元、49.67亿元,分别占各自地区生产总值的11.41%、5.75%、4.24%、4.6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0.03%、2.98%、4.95%、4.70%。2019年成德眉资四地市金融业增加值或产值分别为1893.69亿元、88.39亿元、73.4亿元、32.5亿元,分别占各自地区生产总值的11.13%、3.78%、5.32%、4.18%,同比增长率分别为8.2%、−28.5%、37.71%、−34.57%。 2.金融业发展程度分化明显 金融业发展程度可用金融相关比率(FIR)来测度,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提出。本文的金融相关比率FIR用“(存款余额+贷款余额)/GDP”来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成都市金融发展程度远高于德阳、眉山和资阳,也高于四川省平均水平,但成德眉资四地整体金融发展水平低于四川省平均水平,这表明德阳、眉山、资阳三地的金融发展仍存在短板。 3.金融业专业化程度差距大 金融业专业化程度差距大本文用金融业区位商来考察和比较成德眉资四个地区金融业专业化程度。成德眉资四市的金融业区位商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3可以看出,成德眉资四地金融产业的发展存在明显的梯度:成都市金融业的第4期高云龙.成德眉资同城化中金融协同发展路径选择[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21,32(4):49−58.2021年51区位商最高,高于其他三个地区三到四倍;其次是德阳市,但近两年德阳市金融业增长有放缓趋势(已排除统计数据调整因素②);再次为眉山市,尤其是从近五年发展趋势看,眉山市金融业发展势头良好,金融业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最后是资阳市,其增长势头较好,2017年、2018年的区位商超过眉山市,但整体看专业化程度在四地市中最低。 (一)变量、数据来源及样本选择 本文拟采用国内外通用的DEA法计算成德眉资四地市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借鉴韩文琰等用区位商衡量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方法,并考虑数据的可得性,本文将各地金融业增加值及区位商作为输出指标,用来衡量金融业的发展水平;将各地金融资源作为输入指标,即用各地金融机构人均存贷款总量、人均保费收入和人均证券交易额等人均指标来分别体现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的金融资源配置基础;用各地金融从业人员数量衡量金融业人力资源投入情况。以上变量所需的数据主要根据成德眉资和四川省各年统计年鉴、成德眉资和四川省各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整理、计算得出。 (二)结果 从成德眉资金融协同发展的实证结果看,四地市在金融资源配置基础和效率上呈分化态势。成都市金融资源充足,金融资源拥有量远远领先于德阳、眉山和资阳,金融业的发展程度和专业化程度也比较高,无论对周边城市还是整个四川省都能起到引领和辐射作用;其他三地金融业发展与成都相比差距明显,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中处于弱势地位,拉低了整个区域的竞争力,导致成德眉资整体的金融发展程度低于四川省平均水平,进而影响成德眉资经济圈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竞争力。另外,目前四地金融协同发展的基础较弱,各地金融功能定位尚未明确,导致区域内存在同质化或无序化竞争。成都依靠优越的资源禀赋、优异的投融资环境对优质金融资源具有明显的吸引力,而其他三地金融业发展整体呈不均衡态势,且波动性较大。这样的金融资源空间布局将导致金融业无法更好地发挥其资源配置功能,影响地方经济发展,而地方经济发展受限又会反过来制约地方金融产业的发展和金融资源效率的提升。因此,成德眉资应打破现有的金融资源布局,允许各地发挥各自的优势,创造公平竞争环境,争取实现多样化发展,并最终实现成德眉资金融协同发展和互利共赢。 (一)强化金融政策协同,抢抓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机遇 按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省委“把加快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作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先手棋”的决策部署,抢抓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机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建立高层次金融协同发展协调推进机制,从政策制定、执行等方面推动成德眉资都市圈内金融实现协同发展。建议由地方政府牵头建立成德眉资协同发展工作机制,加大金融改革力度和规划力度,促进成德眉资四地金融资源的自由流动;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和协同发展机制,明晰责任单位如金融工作局、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和机构在金融协同发展中的职责和分工,推进落实金融政策同城化工作,积极消除制约金融同城化发展的政策和制度障碍。 (二)推动金融管理协同化发展,强化上下联动 建议在省级层面和地市级层面建立联席会议,推动省级金融机构及法人机构总部建立成德眉资协同工作领导小组,各层级的机构实现联动,协同推动区域金融机构在设置和管理等方面的发展,促进成都都市圈金融资源的集聚。建议推动建立同城化产业发展基金,以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和要素支持成德眉资产业协同发展;适时推动完善成德眉资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贷款贴息、担保和周转等配套政策同城化,提升成德眉资对金融资源的吸引力。建立开放包容的金融生态环境,为区域金融创新提供舒适的金融环境,鼓励各类金融企业以创新产品和新兴业务总部布局为载体,优化新型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的服务机制。 (三)推动金融市场主体协同化发展,加强区域内的分工协作 加强成德眉资金融分工协作,不断提高区域内金融机构的专业化经营水平,形成机构合理集聚、服务高效、功能互补的区域金融产业格局。各地市立足本地实际,明确金融机构发展定位,加快补齐短板,发挥各自的功能优势,实现区域间金融体系的互补发展。成都作为核心城市,应以建设西部金融中心为目2021年西部经济管理论坛第4期56标,利用天府生态智谷、天府旌城、现代金融产业园等载体加快创新;加强数字金融试点和区域金融改革工作,进一步提升对高端金融资源的吸引力,推动金融业管理和服务模式向高端发展,并辐射带动成德经济区域的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德阳、眉山、资阳三地市则应依据自身优势,积极承接成都西部金融中心的部分功能,实现与成都的互补发展,如优先考虑、优先支持在三地设立各类后台数据分中心、知识产权交易分所、结算中心、客户服务中心、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灾备数据中心等功能性总部,促进区域金融体系的完善。 (四)推动金融基础设施协同化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优先支持天府通、征信、跨区域支付、金融统计数据等金融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和互联互通以及主要金融信息数据的共享等。建立覆盖四市的电子结算系统,对区域内的账户实行统一管理,开办“大同城”票据交接业务,提高资金清算效率,为四地银行业机构之间的同业拆借、贷款发放等创造便利条件。搭建跨地域的信用信息征集和数据共享平台,促进成德眉资土地、项目、环保等行政审批信息的共享以及农村信用信息管理平台和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平台的互联互通,推进区域社会信用体系一体化建设。对标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的营商环境标准,加快营造良好的成都都市圈营商环境,为区域金融创新和实体企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推动金融服务协同化发展,实现服务标准一致化 建议各金融机构的总行或者省级部门统一调整业务,取消同一机构内以异地为依据设立实施的差异化收费项目,实现服务收费同城化。出台成德眉资金融同城化相关政策,从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降低金融服务成本和提升金融服务效率等方面着手,更高效地服务整个成德眉资区域,实现各类信贷工具、产品、价格等服务四市同等覆盖,实现金融服务同城化、一体化发展。 (六)推动金融生态协同化发展,共同维护区域金融稳定 打造安全可持续的金融生态环境,推动四市金融工作局、人民银行、银保监分局等金融监管机构联合建立区域金融风险防控机制,制定出台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方案。推动各地市各部门针对金融生态环境问题和薄弱环节,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加快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加大金融债权保护力度、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建立金融风险信息共享机制、联防联控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加强协作,优化金融生态,共同防范化解区域金融风险,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