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要素支撑,
不断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今年以来,
在人力资源发展、创业服务共享、社保业务通办等方面,
成德眉资同城化人社公共服务区域合作频繁,
正在积极提升公共服务效能。
今年4月24日,2021“蓉漂人才日”高峰荟活动发布了《成都市人才开发指引(2021)》(简称“成都人才白皮书”),细分出当前成德眉资同城化产业发展紧缺的789类人才需求清单。其中,2021年德阳市、眉山市、资阳市重点产业人才招引目录首次写入人才白皮书,展示出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的105类人才需求状况。 人才白皮书以人力资源匹配精准到产业、精细到行业、精确到岗位为原则,将紧缺人才需求精细化、具体化、标准化,从岗位名称、专业要求、资历要求和能力要求四个方面准确“画像”,从紧缺类型、紧缺指数、区域导向等多个维度明确紧缺状况。其中,成德眉资紧缺人才需求状况如下: ▶成德临港经济产业协作带 对电机研发工程师、结构工程师、嵌入式算法工程师、中药研发工程师等紧缺人才需求较大 ▶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协作带 对LTPS设计工程师、半导体材料研发工程师、生物降解材料研发工程师、食品供应链运营总监等紧缺人才需求较大 ▶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协作带 对车辆工程师(新能源)、轨道交通产品工程师、大数据开发工程师、农旅融合规划管理师等紧缺人才需求较大 目前,成德眉资基于资源禀赋不同和产业定位差异,已初步形成主导产业错位、全产业互补发展的基础,正在加快推进三大产业协作带建设,共同搭建高能级产业空间载体,合力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协同建设现代服务业基地。“通过发布人才白皮书,跨区域整合发布四地人才需求,有利于促进人才资源要素在同城化区域有序流动、优化配置,推动实现人才引进、培养、集聚与产业发展相协同,支撑成德眉资同城化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都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推动跨区域促进人才互通方面,成德眉资尤其注重高层次人才引育。今年4月,成德两市联合举办“携手共发展 加速同城化”——成都德阳博士后工作站高层次人才引育交流大会暨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授牌仪式,会上发布了成都、德阳两市23家博士后工作站清单以及59个岗位需求。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为产学研结合探索了新的有效模式,架起了人才与企业的桥梁,成为科研成果转化的加速器,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成都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我们将会继续推动成德眉资四市博士后人才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共推四地高质量发展,为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此外,成德眉资四地积极在人才招聘上进行合作,今年举办的“成德眉资同城化”网络专场招聘会、“成德眉资”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专场招聘会等专场招聘会走进成德眉资,为更多成德眉资人才提供了平台。 “今年,我市落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我省2021年职称改革工作的通知》精神,对于持有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颁发的高级职称证书的专业技术人才在跨地区、跨单位流动时,无需重新评审或者确认,由用人单位按需择优自主聘任(用),申报高一级职称时,可持原证书申报。”德阳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外,两市劳动者同等享受就业失业登记、就业困难人员认定、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就业见习和创业补贴、创业吸纳就业奖励、创业担保贷款等14项公共服务及扶持政策,充分为人才互通提供政策保障。” 今年4月,成德眉资四市发布了《共同打造成都都市圈(成德眉资同城化)稳定公平可及营商环境宣言》,提出“以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为核心,全面规范政务服务事项,优化再造服务流程,实现都市圈政务服务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其中就包含了社会保障卡激活、补换等三十余项由四市人社局及四市公积金中心作为责任单位的政务事项实现同城化办理,为更好地创造四市人才互通共认的良好局面奠定了基础。 “未来,我们将继续充分挖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成都平原经济区人力资源富集的比较优势,加快构建人力资源与产业发展高质量协同体系,深入实施全民技能提升计划、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赋能行动,优化人才评价体制机制,打造‘成德眉资人力资源协同示范区’,激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推动人才优先战略与城市发展战略同频,人才创新创造与高质量发展互动。”成都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