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随着城市间经济联系的日益紧密,区域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间的创新要素流动性增加,创新资源交换日益密集,都市圈成为区域协同创新的有效载体。2019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指出,要以强化制度、政策和模式创新为引领,坚决破除制约各类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科学构建都市圈协同发展机制,加快推进都市圈发展。都市圈协同创新,是实现区域一体化的重要路径。本文首先对都市圈协同创新的内在机理进行阐述,接着分析苏锡常都市圈协同创新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期对苏锡常的协同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同时对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从城市发展到都市圈发展,是实现区域一体化的必然趋势。苏锡常都市圈由苏州、无锡和常州三个城市组成,是长三角地区最有发展潜力的都市圈,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2016年6月,国家发改委出台《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要求苏锡常都市圈全面强化与上海的功能对接与互动,加快推进沪苏通、锡常泰跨江融合发展。然而,苏锡常都市圈在协同创新发展方面,还存在创新资源流动性不够、创新体系各自为政等问题。因此,探索都市圈协同创新的内在机理,挖掘苏锡常都市圈协同创新的问题,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都市圈协同创新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Diez和Berger(2005)从协同的角度,认为区域或都市圈创新体系之间存在着强烈的协同交互性,创新主体可以利用知识网络推进都市圈的协同创新。Bettencourt、Lobo等(2007)指出,开放式创新和协同创新是推动城市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措施。解学梅(2013)认为,都市圈协同创新更加强调技术创新主体与其他创新行为主体间的产业互补,更加注重作为制度创新主体的政府在协同中的作用,更加强调都市圈整的协同效应。潘宏亮(2015)论证了都市圈协同创新的战略协同、技术协同和组织协同,对中小企业创新升级的显著调节作用。郭斌(2016)基于日韩国际经验的比较与借鉴,以区域科技资源耦合的视角,构建了京津冀都市圈科技创新的区域共生机制。贠兆恒、潘锡杨等(2016)认为,创新型都市圈协同创新体系主要包括创新主体、创新要素以及协同方式,从自组织机制、耦合机制、网络驱动机制和协调机制四个方面,阐述了创新型都市圈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陆军,毛文峰等人(2020)概括了将都市圈协同创新的空间演化,分为创新要素单核集聚、区际知识溢出与联合、开放式协同创新网络联动和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四个阶段,并提出了都市圈协同创新发展的核心机制。综上,笔者认为,都市圈协同创新不仅要关注创新网络内部的产业协同,更要注重城际层面的创新要素流动和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它将都市圈作为一个整体的创新生态系统,进而实现系统优化整合和价值增长,产生整体协同效应。 1.企业层面——创新企业的协同 企业是区域创新区域内的技术创新主体,企业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区域协同创新的程度与深度。因此,从微观层面来说,创新企业的内部协同创新,是都市圈协同创新的基础。协同创新体系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通过企业内部各部门以及与其外部企业之间,通过创新资源的互换,最终形成某种非正式或者正式的关系总和。因此,企业协同创新,不仅包括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间的协同创新,还包括企业与其上下游的供应商、经销商等合作伙伴,甚至是竞争企业之间的合作创新。 2.城市层面——城市内创新主体的协同 单个城市内的协同创新,是指城市内部的创新主体间的创新资源的相互流动、创新活动的协作完成和创新效益的共享。协同创新的主体主要包括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和社会服务机构等。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是创新投入的投资者,也是创新成果的转化者。高校与科研机构作为知识创新的主体,承担着创新人才培养、创新技术的开发和创新知识交流与传播的作用。政府是制度创新的主体,为协同创新提供政策支撑和创新活动的引导与监管。社会服务机构是服务创新的主体,在科技成果研发与转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包括金融机构、信息中心、交流中心、咨询机构、评估机构等。 3.城际层面——都市圈内城市间的创新主体协同 都市圈协同创新意味着创新主体突破了城市的空间限制,通过创新要素的耦合和创新主体间的非线性联动,产生跨区域的集聚效应。多元创新主体通过跨城市的创新要素流动,形成以城市为载体,信息流、物质流、知识流与技术流等多种要素流为主要枝干的交叉网络。若作为制度创新主体的两个城市的政府,通过有效的政策措施来促进区域协同创新平台体系的互动沟通和科学发展,形成创新合作机制,城市间的合作强度会大大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将随之增强。 基于以上分析,都市圈协同创新的运行,建立在由企业层面到城市层面,再到城际层面,由内而外、从小到大所形成的创新网络的基础之上,这种以创新主体为结点的多维协同网络结构,通过其产生的辐射效应和扩散效应,带来都市圈的协同创新效应。都市圈协同创新的运行机理模型如下所示。 (一)创新主体发展不均衡 首先,从企业规模和数量来说,苏锡常三个城市的企业发展存在较大差距。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例,2020年,苏州高新技术企业总量为70522家,仅次于北京、深圳、上海和广州,无锡市的高新技术企业为2794家,常州为1760家。其次,在科创载体建设方面,2020年,苏州共有省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127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771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93家;无锡共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9家,省级以上企业重点实验室8家,国家级国际合作基地6家;常州的市级以上“三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共计1846家,其中国家级15家,省级726家,设立海外创新研发机构的企业59家。在创新能力方面,苏州、无锡和常州在2020年的专利授权量分别为138861件、4362件和2856件。由此可以看出,苏锡常三市在科技创新方面都有着较快发展,但创新企业和创新平台资源还是主要集中在苏州,无锡和常州处于明显弱势。另外,与同属于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南京相比,苏锡常的高校资源存在较大差距。例如,上海目前共有普通高等学校64所,其中985和211高校共10所,南京目前共有普通高校53所,985和211高校共11所,苏锡常三市的普通高校总数为49所,985和211重点高校数量更是少之又少。由此可以看出,苏锡常的高校数量较少,且名校、强校数量过少,这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创新文化的培育有些不利。另外,从苏锡常都市圈内部来看,无锡、常州的高校资源又明显弱于苏州,高校资源分布不均衡。 (二)创新平台资源共享不足 都市圈协同创新,需要城市间创新资源的共享和行政资源的协同,还需要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协同互补。从图1可以看出,都市圈协同创新主要包括企业层面、城市层面和城际层面三个等级。目前,苏锡常都市圈的协同创新,主要集中在第一层面和第二层面,即主要是进行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创新,企业与合作企业之间的创新,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政府和社会服务机构的协同创新,空间范围上主要局限于各个城市内部,并没有突破城际间的空间限制,没有实现创新资源要素的空间协同,没有实现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的融合贯通,从而导致都市圈内协同创新效率低下,知识溢出和技术转移速度缓慢。 (三)协同创新支撑机制不够健全 要实现都市圈城市的多元共赢和协同发展,需要以完善的创新支撑机制为保障。协同创新支撑机制主要包括:创新要素流动与共享机制、协同创新风险与利益协调机制、知识产权联合保护机制等。目前,苏锡常三市都高度重视创新环境的打造,近年来出台了各项鼓励科技创新的有力举措。例如,2020年1月,苏州为创新型企业推出“3+3”鼓励政策,即三年内滚动遴选1000家创新型企业,参照国家高企所得税政策给予三年奖励,发展态势良好的,奖励期再延长三年。2018年10月,无锡市出台《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加快建设产业科技创新高地的若干政策措施》,即“创新政策10条”,从10个方面加大对创新创业的支持。2021年2月,常州发布一号创新政策——《关于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促进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全面提升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社会创新能力。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力,促进了创新成果的产出效率提高。然而,由于三地出台的措施较为接近,容易出现产业和高端人才资源争夺的问题,从而导致区域创新要素配置效率不高,阻碍了都市圈协同创新的实现。 (一)创新主体错位发展 协同创新并不意味着企业和产业发展的步调完全一致,而是要有不同的发展重点。苏、锡、常三地可以在确定创新发展方向一致的前提下,进行错位发展。例如,生物医药作为近年来苏州的“一号产业”,行业政策有重大利好,产业规模不断加大,产业布局日益完善,苏州工业园区更是与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共同列入国家“第一梯队”。因此,苏州可以整合周边创新资源,牵头联合生物医药产业链上下游战略科技力量,扛起承担国家重大攻关任务的使命。无锡作为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其物联网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打造的物联网产业集群实现了与其他产业的跨界融合,促进了不同行业的企业创新,降低了企业的创新成本。因此,无锡市应继续加强物联网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渗透,以产业协同带动苏锡常甚至是长三角一体化,跨越边界打造协同开放的共享生态和创新体系。常州作为“东方碳谷”,其石墨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早在2017年5月,常州石墨烯小镇入选江苏省首批25家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小镇,已建成集“研究院-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于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石墨烯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因此,常州应继续发挥其产业优势,将石墨烯产业做大做强,形成自己在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全球的核心竞争力。在高校资源方面,苏、锡、常三地也可利用各自的产业优势,与当地的高校和科研院校进行合作,形成独具城市特色的产学研合作联盟,在突出产业优势的同时,形成高校的独特优势。总体来说,苏锡常要侧重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一体化格局,方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同创新。 (二)加强创新平台联动协同 苏、锡、常可以共同打造区域协同创新平台,例如由政府牵头,支持高新技术企业、高校、实验室等通过联盟的方式进行合作创新,整合创新资源,推动创新资源的共享。苏州的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无锡的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以及常州的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作为江苏省重点建设实验室,可以进行科研力量的整合,共同探索联建机制,联合开展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三)建立健全协同创新支撑机制 要促进技术、成果、人才、资金、数据等创新要素的快速流动和优化配置,就需要政府政策的充分支持,还需要各地扶持政策的统一,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方向、标准、力度等要基本一致,探索以苏、锡、常都市圈为整体的创新驱动发展政策,破除城市间科技创新的制度壁垒,形成更具竞争力的政策叠加效应。同时,技术创新的目的是实现技术成果的转化。苏锡常可以尝试进行政策联动,鼓励三市企业的创新成果在三市间优先互认互用,从而加快成果落地。 城市间协同创新进行得越深入,所涉及的创新利益分配和创新风险承担就越多。由于都市圈内各个城市的创新资源占用和资源利用率各不相同,确定合理的利益分配和风险管控机制就异常重要。这样既可以减少都市圈协同创新系统的内耗,又可以提高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各城市要打破传统的分配模式,创新分配方式,通过共享技术、分配股权等形式,实现群内城市间的创新利益分享。另外,还要充分体现政府及中介机构的协调作用,构建冲突协调机制,降低因内部不良竞争带来的风险。 苏、锡、常都市圈应在充分考虑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制定目标明确、协调统一的总体规划,明确各自在协同创新中的定位与发展方向。与此同时,还应建立以政府机构为主导的联动工作机制。例如,2020年4月,苏、锡、常三市达成共识,建立苏锡常一体化发展工作机制,以轮流主办的形式,定期召开苏锡常一体化发展合作峰会,不定期召开苏锡常一体化发展联席会议。目前,合作峰会已举办了两次,这对三市联合推动区域科技创新是一个有力的举措。结语区域协同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难题,但也是实现区域一体化的必经之路。要实现都市圈协同创新,不仅要充分考虑各个城市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还要明确其在都市圈协同发展中的角色和定位,更需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社会服务机构等突破城市的空间限制,将“城市思维”转变为“都市圈思维”,从而产生“1+1+1>3”的效应,实现产业的高度协同和区域的深度融合,以促进区域一体化的更快、更高质量地落实。 作者简介:王筱(无锡太湖学院)现代营销(学苑版). 2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