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圈 如何成“圈”?
2021-11-04 10:00:40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充分发挥成都带动作用和德阳、眉山、资阳比较优势,加快生产力一体化布局,促进基础设施同网、公共服务资源共享、政务事项通办、开放门户共建,创建成德眉资同城化综合试验区,建设经济发达、生态优良、生活幸福的现代化都市圈。省委提出,要切实把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作为服务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支撑性工程、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的牵引性工程,下好先手棋。



如何成“圈”?

成都提出:着力打造高效联通的现代交通圈、协同合作的产业生态圈、便利快捷的一体化生活圈、联防共治的生态环保圈、干支联动的协同发展圈……


打造高效联通的现代交通圈


今年9月,四川成眉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成眉S5线主线项目公司)、四川成德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成德S11线项目公司)已在蓉完成工商注册。截至6月,成都都市圈首条跨市的市域铁路——成资市域铁路S3线加快建设并完成投资15.14亿元。至此,成德眉资4城之间的轨道交通建设,均已实质性开展相关工作。


毋庸置疑,基础设施对都市圈建设的支撑作用十分明显。在推进基础设施“同城同网”过程中,成德眉资已经按照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建设管护的导向,加快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都市圈立体交通体系,打造都市圈高效联通的现代交通圈。


“突出轨道交通在通勤中的作用。”据市发改委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按照“外建大通道、内建大网络、共建大枢纽”的思路,目前已经统筹布局以成都为中心枢纽的多层次多制式轨道交通网络,促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发展衔接,包括成德、成眉、成资等的轨道交通项目在内,“就是要加速构建轨道交通‘半小时’通勤圈。”



畅通都市圈公路网同样是重要内容。10月13日凌晨,成绵高速扩容成都段高架桥首跨梁架设成功,“成绵扩容项目旨在缓解现有成绵高速的交通压力、提高通道运输效率。”蜀道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预计2023年12月建成通车,将成为成德绵通道内技术标准最高、里程最短的一条快速便捷通道,“将进一步增强成德绵城市之间的交流合作。”


增强国际型综合交通枢纽功能、促进公共交通服务同城化,推进物流体系同城发展……构建立体交通体系,推动都市圈内交通由“直连直通”升级为“互联互通”,正加力!


打造协同合作的产业生态圈


“同城化”带来的发展机遇,早已显现。


主要生产义齿的四川恒和鑫口腔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把生产车间从成都高新区搬到了资阳。”公司副总陈伟介绍,之前受土地要素制约,公司产能提升空间十分有限,搬到资阳后,产能得到较大提升,“客户资源主要集中于成都,所以我们把销售保留在成都。”陈伟对未来充满信心,“天府国际机场的投运为我们向外拓展市场份额带来帮助;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口腔企业在资阳布局,这里的产业生态圈也会越来越成熟,我们在这里获取生产要素也会越来越便利,成本也会越来越低。”



“总部+基地、研发+生产、中心+网络”发展模式,正在成为成德眉资4市之间的产业协同合作的主流:构建产业协作生态系统。


省同城化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协作,目前,已成立以成都为中心的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医药健康和商贸产业生态圈联盟。下一步还将推动德阳、眉山、资阳3市加强与成都产业生态圈的对接,协同编制跨区域产业生态圈建设行动计划和同城化优势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加快共建产业生态圈。


“三区三带”则是4市遵循都市圈发展和现代产业分工客观规律,以共建跨区域产业生态圈为载体,在更大范围集聚和配置资源,形成高效分工、特色鲜明、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产业协同发展局面。


以成德临港经济产业带为例,“我们采取支持政策,引导在蓉大型物流企业在德阳设立联合办事处等,支持德阳企业利用成都国际铁路港开展国际物流、对外贸易、产能合作等相关业务。”市发改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突出成都创新、德阳制造比较优势,目标就是打造万亿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和千亿级现代物流产业集群。”


打造便利快捷的一体化生活圈


10月26日,成都天府通APP扫码乘车在眉山正式上线运行。从此,成都市民只要安装“天府通APP”,即可在眉山市东坡区、彭山区、眉山天府新区实现扫码乘车,并享受9折优惠。


而此次上线也意味着,成德眉资的市民可在4市实现公交、地铁的无缝对接,便捷乘车,成都都市圈公交“一卡通”取得新进展。



在成都都市圈建设中,打造便利快捷的一体化生活圈是其中的重要组成,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让都市圈中的市民感受到真正无差别的同城生活,不只在公共交通,还在教育、医疗、营商环境等与市民息息相关的事情中,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在都市圈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无差别的同城生活”正在都市圈“照进现实”。


“结对共建后,教育资源更加丰富了,在资阳也能让学生享受到成都的教育资源,老师还有机会到成都跟班学习。”这是资阳不少老师的心声。目前,成都、资阳超过90所学校实现结对共建,川师大附属临空经济区K12公立学校也成功落地资阳。


今年8月,眉山市的黄先生拿着医保卡到成都金堂县医保局。原来,他在眉山购买了医保,但因故经常变换居住地,办理医保备案就成了他的一件烦心事。“过去只能回眉山,如今在金堂就可以就近办理,真是太方便了。”在此之前,成都都市圈已实现异地就医备案“成德眉资”通办,4地参保群众医保业务办理的同城化体验“倍爽”。


“目前,我们已实现100项政务服务事项同城无差别受理。”成都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打造成都都市圈稳定公平可及营商环境,成都联合德阳、眉山、资阳共同发布都市圈营商环境宣言,将建设成德眉资数据资源共享专区、政务服务通办专区,全面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着力营造高效便捷、务实可及的办事环境。


打造联防共治的生态环保圈


站在丹景台观景平台,俯瞰龙泉山,越来越多的“绿装”映入眼帘。景区以“低成本、低维护、四季有景”的近自然手法,重塑区域山地森林景观,区域内森林覆盖率从35%提升至85.7%。



不仅仅是成都段,在4市《共建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打造同城化绿色发展示范区合作方案》中,龙泉山脉德阳段、眉山段作为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的共建区,资阳部分区域则作为协同区,予以一体推进。目前,眉山市《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已完成征求意见稿,德阳市《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已完成初步方案的编制。


此外,还积极探索生态价值转化路径,加快推动游憩单元、特色节点打造和旅游环线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当前,正加快推进总长245公里的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旅游环线建设,包装策划11个特色节点单元和10个特色小镇,国家储备林、熊猫之窗等一批重大生态、文旅项目正加速落地。丹景台、狮子宝等景点,年吸引市民游客近千万人次打卡。


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仅仅是4市联手推进打造联防共治的生态环保圈的具体举措之一。



围绕环境污染治理、资源高效利用、生态保护和修复等区域性环境问题,4市创新协作机制,坚持共建生态网络、共抓生态管控、共筑绿色屏障,推动大熊猫国家公园、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推进岷江、沱江等跨界水体环境治理,建立空气质量联合会商机制,深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全面提升都市圈生态环境质量,合力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打造干支联动的协同发展圈


9月1日,“外国领团成德眉资同城行——走进资阳”活动举行,包括德国、泰国、尼泊尔等14个国家驻蓉、驻渝总领事馆总领事、领事官员、领馆代表等参加。


这是继今年4月走进眉山之后的第二场活动,下一步该活动将走进德阳。“就是以成都在开放大通道建设、对外开放资源领域的优势资源为重点,着力为德眉资等市(州)开放合作搭台、产业转型赋能、创新改革聚势。”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4市共同制定的行动计划,将以都市圈建设促进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发展、五大经济区协同发展,推动成都都市圈、重庆都市圈相向互动发展,以更大力度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推进对内合作对外开放,共建链接全球的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以重大会展活动为例,“成都将依托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为代表的重大会展平台,推动4市在展览展示、品牌推广、客商邀请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协作。”该负责人称,下一步还将探索由4市共同参与举办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四川装备制造国际博览会、中国牙谷国际峰会等重要大型展会,并在国际舞台上联合推介成都都市圈等。


专家说法

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首席执行官、首席研究员汤继强:


共建都市圈将激发叠加效应


“成都都市圈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对成都未来发展的清晰定位,也将有利于形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双核的更好互动,成都提出,要以建设成都都市圈为支撑,建设交通圈等五圈,是非常好的思路。”近日,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首席执行官、首席研究员汤继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汤继强分析,把成都都市圈具象为交通圈、生活圈等五圈,是以这五圈去细化、落实成都都市圈的顶层设计,也是以这五圈来具体诠释成都都市圈的内涵,从而贯彻落实“一盘棋”的思路。这五圈与都市圈是一个有机整体,也是将《规划纲要》落实到具体工作的抓手,“不仅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也有利于指导实际的工作。”


“同时,我深有体会的是,自《规划纲要》公布以来,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构筑起了对西部发展的良好预期,而这种预期的构建,客观上对吸引外来资本、外来人才起到很大的作用。”汤继强补充道,“特别是成都都市圈,自然条件很好,历史底蕴深厚,也有很强的产业基础,只要各方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建都市圈、融入双城圈,就能激发出圈圈相扣、环环相接、层层相加的叠加效应,最终将成都都市圈建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