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的六个着力点
2022-01-28 13:55:03

编者按:本文摘自《科技中国》2021年第9期。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第一年,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开局之年,也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三步走”第二步的起步之年。我国区域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演化方向是,大尺度跨区域(主要指跨省级行政区)协同发展将不断深化,对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和壮大、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强国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12月16日在《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指出: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增强其他地区在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边疆安全等方面的功能,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因此,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极其复杂、不确定的国际政治与经济贸易发展环境,“十四五”期间,我国跨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将肩负新的重大战略使命,要求跨区域创新发展能够有更大作为,为建设现代化强国提供更多政策选择和回旋空间。要实现这一发展目的,需要从以下六个方面着力推动跨区域协同创新发展。



5

着力优化跨区域创新空间布局



今后一段时间,我国跨区域协同创新空间布局需要重点把握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的创新动力这一基本需求,努力把我国在空间科技布局、重组优化等方面的制度优势发挥出来,为现代化强国提供更多空间政策支持。一是深化跨区域创新发展布局,为科技强国建设提供新动力源。要坚持一体化发展,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都市圈综合承载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实现城市群、都市圈中心与外围耦合,围绕京津冀协同、粤港澳大湾区合作、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渝双城圈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建设协同创新共同体。同时,更加注重围绕城市群主导产业,加强跨区域产业链与创新链、资金链融合,突出技术自主可控、供应链安全可靠,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增强科技的有效供给能力。二是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在优化创新空间布局中的主战场作用。中心城市在创新主体方面具有多样性、多元性,创新资源密集度大、交通通讯便利等一系列优势。要遵循科技创新空间集聚规律,充分发挥大城市创新资源和要素聚集和高效率优势。以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为重点,配合都市圈、城市群的创新集群建设,强化都市圈的创新辐射带动功能,深化建设各具特色的创新型城市,提升创新型城市原创能力,率先打造一批高水平科技教育强市,增强中心城市及其带动的城市群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三是大力促进都市圈和城市群创新空间拓展效应。顺应“流空间”发展新趋势,充分发挥大都市圈对创新技术流、资本流、人才流、信息流、数据流的聚集效应,提高创新效率和产业竞争力。以打造世界级城市群为目标,以原创战略新兴产业创新生态建设为突破口,加大本地化技术供给与转化,拉长产业链,提高一小时产业链配套本地化能力和创新链协作能力,打造世界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城市群产业链根植化、产业生态共生化、新兴产业原创化,共建有竞争力的产业共同体。四是坚持科技创新效率优先与兼顾解决发展不平衡,促进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省会与腹地共同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加大对资源枯竭区域、新动能缺乏区域的专项创新支持,根本改变东中西部不平衡发展问题,显著缓解南北日益严峻的不平衡发展矛盾。


6

着力完善跨区域协同创新体制机制



一是进一步深化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可在八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基础上,以跨区域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区域为重点,全面谋划新一轮重大科技创新改革,推动跨区域分工协作、战略集成衔接、统一创新要素市场建设、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跨区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体制机制与组织创新,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探索新的制度路径。发挥国家战略区域改革先行先试的示范作用,支持各战略区域全面展开跨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产业共同体实践探索,跨区域创新政策发展与改革一体化探索,三大科创中心为代表的核心城市与其他城市功能定位的耦合与联动机制探索等。二是强化跨区域协同创新治理和大区域统筹机制,探索建立跨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协调委员会等高层级统筹治理机制,统筹推进增强跨行政大区经济功能、创新功能和公共服务功能的整体配套改革。总结完善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区域协同中的财税分享办法,完善跨区域财税分享机制。探索建立区际共同发展基金,支持跨区域重大项目建设,着力解决区域性创新体系建设共性问题。长期看,需要在行政区划调整上,至少在财政管理体制上建立大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区域一体化发展与协同创新制度性问题。建议研究在京津冀地区率先设立、试点统一行政区的可能性。三是设立跨区域科教医创新资源重组整合专项基金,推进大专院校之间、科研院所之间、医疗机构之间,以及大专院校与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之间的合并、重组,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大设施、大平台,培植更多自主创新能力强、新兴产业带动作用大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四是适应数字化时代的新趋势,抓住机遇,加强跨区域新基建设施的互联互通,发挥数字化对跨区域协同创新的加速器作用。五是加强跨区域科技经济深度融合组织建设,鼓励创新服务一体化、创新要素一体化的新型组织建设。


(作者:李春成 天津市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