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布局对成渝地区创新融合发展的启示和建议
2022-01-28 13:59:33

编者按:本文摘自《经济管理文摘》2021年第五期。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是传统产学研合作的二次升华和创新范式的高级形态,更加强调打破行业、领域、地域壁垒,组织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金融机构、政府等多元创新力量,高度协调知识、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开展多学科融合、多技术集成、多团队合作、多组织协调的立体式、网络式、开放式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在研究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理论基础上,借鉴和归纳总结国内外先进城市群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的经验做法,从主要特征、动力承载、核心作用和实现路径四个方面阐述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的发展规律,提出对推动成渝地区创新融合发展的建议。

1

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模式分析



区域创新体系随城市群发展演进相伴相生,是城市群高质量创新发展的内在支撑和核心应力,促进知识经济最大化增值、创新资源最优化配置、组织行为一体化协调。由于城市群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发展历程的差异,全球城市群协同创新的模式各具特色。对应来看,其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也存在一定共融性,不同城市群空间模式的协同创新体系在资源要素、创新主体和组织方式上基本一致,但均拥有一定侧重性、独有性和创新性。城市群发展可划分为雏形发育期、快速发育期、趋于成熟期、成熟发展期四个阶段,经历了从单极城市、都市圈、城市群的三大演变过程。为深入分析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的发展演进规律和发展模式,选择伦敦城市群、东京城市群、美国波士顿-华盛顿城市群、德国莱茵鲁尔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等典型的城市群进行分析说明。


(一)一极引领型布局模式:以单中心全球超大城市为引领,形成了“中心城市创新链+外围城市配套链”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


一极引领型布局模式主要构建于城市群从雏形发育到快速发育阶段。如东京城市群、伦敦城市群。东京城市群突出区域顶层设计一体化设计,以金融创新服务于经济转型需求,打造市场导向的产学研合作体系,构建以东京为城市群核心的一体化湾区协同创新体系。伦敦城市群突出以市场自发形式构建优势科技产业集群,政府进行适当的规划和引导,促进科技和人才资源等创新资源互联互通,形成依托市场机制和优势创新企业自发集聚形成的协同创新。


(二)双核共振型布局模式:以双中心全球超大城市为核心,形成了“极核城市齐头并进+外围城市主动融入”的区域协同创新模式


双核共振型布局模式主要构建于城市群从快速发育阶段到趋于成熟阶段。如美国波士顿-华盛顿城市群、德国莱茵鲁尔城市群。美国波士顿-华盛顿城市群大力发展知识经济和高技术产业,促进区域产业集群协作分工,构建高科技、高质量、高水准城市组成的国际化都市连绵带。德国莱茵鲁尔城市群则通过推动跨区域一体化的产业政策和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形成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特色化多中心带状城市群。


(三)多极共生型布局模式:以多中心全球超大城市为骨干,形成“多极协同创新引领+外围城市错位联动”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


网络布局模式主要构建于城市群从快速发育阶段到成熟阶段。如中国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等。长三角城市群建设突出区域一体化发展顶层设计,促进资源要素有效配置和便捷流动,将“一体化”和“高质量”作为区域协同创新的关键。粤港澳大湾区以推进科技创新协同、产业创新协同和体制机制创新协同为抓手,形成产业分工精细化、高端要素流动化、区域协同机制化、发展视野国际化的城市群发展模式。

2

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发展规律



深刻借鉴和归纳总结国内外先进城市群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的经验做法,从主要特征、动力承载、核心作用和实现路径四个方面阐述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的发展规律。


(一)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的主要特征


纵观国内外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实践,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虽然受地理空间、经济结构、城市分布等因素客观影响,但基本特征则较为一致,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从创新范式看,区域协同创新是自组织性的复杂创新系统。国内外城市群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均具有与典型的创新“线性范式”具有明显区别的非线性自组织新特征,需要知识、技术、产业、经济、社会等各类要素全面协调,是通过复杂的、非线性的、自主的相互作用,产生单个主体自身所无法实现创新的协同效应的全过程。从创新主体看,区域协同创新是多元主体的有机协作模式。国内外城市群在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中,更加强调各创新主体在同一平台协同的系统性效用,促进“政产学研金介用”跨区域的有机集合,形成“1+1>2”的乘数效应和倍增效应。从创新要素看,区域协同创新是创新要素的高效配置体系。无论是伦敦城市群、还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其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具有知识的分享整合、资源的优化配置、行为的同步优化、政策的一致性导向等开放性特征,各类创新要素在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内自由流动过程中实现知识增值和成果外溢,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创新生态看,区域协同创新是圈层思维引领的创新生态。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更加突出圈层思维引领的创新生态建设,促进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圈、城市生活圈三圈融合、三维耦合,打造技术、产业、数据、人才等先进要素高度适配的创新生态体系。


(二)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的动力承载


深入分析东京城市群、伦敦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等城市群内部运作机理和组织结构,挖掘各个城市群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动力,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动力承载主要来源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两个维度,内在动力主要来源于各类创新主体通过紧密协作、创新协同,形成推动区域协同创新体系良性运转的正向推动力和运行系统;外在动力主要来源于政策、市场、环境等创新生态建设的城市全景赋能;内外动力同频共振、相生相融,共同形成从知识产出、知识外溢、知识增值一体贯通的知识经济协同创新网络。


从内在动力看,各类创新主体在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中驱动力存在差异,共同形成多维共振的动力承载体系。一是政府是区域协同创新的倡导者。政府始终发挥调动激励创新要素的集成作用和统筹协调各方主体的引导作用,以改革创新调动企业、高校等各方主体活力,以机制创新加大区域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推动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如伦敦城市群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伦敦政府虽不干预具体产业发展,但从全局出发制定规划,为市场主体提供普惠性服务。长三角城市群则通过政府间达成合作共识,促进区域城市间形成自上而下的稳定、有效、长期的区域协同合作关系。二是创新企业是产业协作的推动者。国内外城市群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中,企业始终是推动产业跨区域协作、一体化配置的推动者,在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下,共同构建要素链、供应链、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和左右岸配套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格局。如伦敦城市群吸引了谷歌、脸谱、推特等一批国际顶尖企业集聚发展,美国波士顿—华盛顿城市群打造比肩“硅谷”高科技产业集群,各类创新企业通过汇集区域一流创新要素、配置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带动区域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创新发展,成为推动纽约城市群打造全球产业协作样板的重要力量。三是高校院所是知识共享的动力源。纵观东京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内外先进城市群创新协同网络发展历程,高校院所始终是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的知识源头,如伦敦湾区的“医学城”计划充分利用由伦敦、牛津和剑桥形成的英格兰东南部生命科学研究“金三角”,长三角城市群打造张江科学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多重创新载体,高校和科研机构主要承担知识传授、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三大基础功能,不断培养创新人才、产生新知识、衍生新企业,成为高新技术领域区域创新的动力源。四是金融机构是资本流通的配置者。资本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人才、技术、成果等创新要素具有显著的导向作用,国内外城市群通过建设大装置、大平台,聚集大企业、大院所等“筑巢引凤”,金融机构则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因素,促进资本在创新团队、企业、科技成果等技术群落的合理分配,引导市场资源要素配置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形成有利于区域创新要素有序流动的金融服务体系。五是科技中介是协同创新的助力者。科技中介机构是区域内高校、企业、政府等各方主体间联系的助力器,在城市群区域协同体系构建中,科技中介以专业化、市场化的科技服务方式,助力区域创新主体紧密协同,整合各方资源力量,促进区域技术加速扩散、科技成果加快转移转化,有效促进了共同营造富有活力的区域创新生态。


从外在动力看,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主要驱动力来源于市场驱动、政策驱动和环境驱动。市场驱动是充分发挥和遵循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提高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的资源配置效率和水平。政策驱动是依托政策法规来引导和促进区域间科技创新协同和配合。环境驱动则是通过营造最优质的空间资源、最优惠灵活的资源配置和最优美的城市环境,提高公共创新资源有效供给。


(三)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的实现路径


从国内外区域协同创新实践看,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的实现路径主要由科技“共进”、产业“共配”、资源“共享”、改革“共促”、开放“共赢”等“五共”构成。一是推动原始创新协调“共进”。促进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共建共享,建设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高地,协同攻克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二是推动产业创新协作“共配”。紧扣产业链上下游和左右岸协作分工,共同参与全产业链协同配置,协同强化前沿和未来产业先发优势。三是推动创新要素集聚“共享”。紧扣人才、资金、数据、设备等关键创新要素,共同探索更加灵活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打造要素高效配置、便捷流动的核心枢纽。四是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共促”。加快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建立知识价值导向的激励机制,探索创新新兴产业监管容错机制,构建适合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五是推动创新生态开放“共赢”。推动面向全球的高校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持续深化,以更加开放共赢的姿态引领国际科技合作。

3

成渝地区融合创新发展的建议



聚焦强化源头协同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协作、共促要素自由流动、共推体制机制创新及共育区域开放生态五大策略。


(一)强化源头协同创新


充分发挥成渝两地科技创新资源优势,以共谋共建、共谋分建、分建共享方式,全力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争取更多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成渝地区落户。联合争取成渝地区在网络空间安全、空天技术等领域创建国家实验室,在成渝地区建设川藏铁路、高端航空装备、智能网联汽车、绿色制造、稀有金属材料等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争取在脑信息科学、绿色化学、高选择性合成、交通隧道工程等领域布局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


(二)推动产业创新协作


围绕成渝地区现代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需求,联合攻关关键核心技术,鼓励成渝龙头企业联合参与国家“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推动更多重大任务在成渝地区落地。促进五大重点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共建全球电子信息高端研发制造基地、全球重要的生物医药创新创造中心、国家轨道交通产业科技中心、国际知名的航空航天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国内领先的汽车产业创新发展高地。联合建设新经济超级应用场景,推动成渝地区技术创新融合,实施新经济新产业场景示范工程,在智慧城市、智慧治理、智慧生活等领域构建一批超级场景,在无边界城市、人工智能测试场等领域进行应用场景试点。


(三)共促要素自由流动


促进创新人才跨区域协同配置,共建成渝地区院士(专家)联盟,促进科技人才柔性流动和互认共享,共同探索建立户口不迁、关系不转、身份互认、能出能进的科技人才柔性流动机制,探索技术移民制度试点联合引进科技人才。促进创新资金跨区域流动,推动科技计划体系互相开放,鼓励跨地区、跨单位、跨学科联合申报和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探索跨区域的投贷联动、联合贷款保证保险、联合专利综合保险等科技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促进大型仪器设备与数据开放共享,共建成渝科学数据中心,建立科学数据联合发布机制,建设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推动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


(四)共推体制机制创新


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深入推进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共建成渝地区一体化技术交易市场,构建集“发现、筛选、撮合、投入”功能于一体的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域全链条科技服务体系。推动成渝地区技术经纪人职称评定互认互评。联合建设“成渝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改革示范区”,进一步赋予科技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建立重大科技攻关“揭榜挂帅”,项目经费“包干制+负面清单制”,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在成都率先开展市场准入和监管体制机制改革试点,按照“非禁即入”的“负面清单”原则,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


(五)共育区域开放生态


共促“一带一路”国际技术合作,推动成渝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合作区和国际科技转移中心。鼓励成渝高校院所、企业组成科技创新联合体,共同开拓“一带一路”国家科技合作项目渠道,合力举办“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协同推进科技赋能城市治理,将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成渝地区各城市的规划、建设、运行全过程,推动城市治理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深化“一带一路”人文交流,联合打造面向“一带一路”高精尖缺人才引进的“巴蜀卡”,吸引更多“一带一路”国际人才来成渝创业。


(本文摘自《经济管理文摘》2021年第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