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同城化办在上海举办“成德眉资创新产业协同发展专题培训班”
2023-03-08 09:13:42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省委省政府和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的工作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借力先发地区经验、共商共聚各方智慧,搞好天府大道科创走廊建设,推动成德眉资创新产业协同发展,2月27日-3月3日,成德眉资创新产业协同发展专题培训班在上海举办。省直有关部门、成德眉资4市相关部门分管负责同志、天府大道沿线区(市)县相关负责同志等40余人参加培训。


开班仪式

2月28日上午,培训班举行开班仪式。寰球人才交流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晓群同志对参加成德眉资创新产业协同发展专题培训班的同志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寰球人才交流中心基本情况及本次培训班筹办情况。

省同城化办常务副主任、成都市发改委党组副书记尹宏同志回顾了成都都市圈起步期三年来取得的成就,对本次专题培训班的背景和目的作了讲话,并向全体学员提了三点要求。一是高位求进,再创佳绩。日前印发的《成长期三年行动计划》《都市圈建设2023年工作要点》任务已明确、责任已落实,规划建设天府大道科创走廊,通过省政府工作报告、成德眉资4市政府工作报告向人大代表作出了庄严承诺。成德眉资4市天然承担着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先锋队”“主力军”角色,肩负着建设好天府大道科创走廊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二是学有所借,斩获新收。此次培训精心设置课程和现场教学点位,让大家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操借鉴,既有感性认知又有理性认识,让大家在上海大都市圈与成都都市圈对比中,切身感知、学习提升,借力先发地区之经验,补己之短板。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借鉴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经验,为天府大道科创走廊建设找到可参考、可借鉴的实施路径。三是找准切口,大干快上。以编制天府大道科创走廊总体建设方案为切口,优化编制思路,统筹考虑近期和远期建设任务安排。对天府大道科创走廊建设的实现路径,研究提出切实可行最优方案,对体制机制提出对策建议。将“蓝图”一绘到底,为加快建设动能更充沛的现代化成都都市圈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专题讲座

本次培训邀请了国内相关行业领域6位专家学者,主要围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科技工作会议精神、如何构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创新服务生态、发挥科技人才引领作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长三角区域产业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专题讲授。


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赵刚: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战略意义、当前的国际科技格局、未来科技发展战略、未来重大突破的产业领域、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打造战略科技人才发展的大平台等六个方面进行讲授。讲授既有国际视野又有本土经验,既有理论指导性又有现实指导性,为学员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科技会议精神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华东师范大学区域经济学终身教授曾刚,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科创资源推进小组副组长于伟东:曾刚教授介绍了科技创新的宏观形势,分析了长三角一体化的优劣势,详解讲述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建设历程、建设行动、建设经验。于伟东副组长则从背景分析、建设进展、建设成效、下步工作计划等方面介绍了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情况。两位教授的细致讲授为加快编制完成天府大道科创走廊总体规划和建设方案,分期分层分类推动走廊建设提供了经验借鉴。


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党政干部培训特聘教授朱国祥: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全面回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才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入分析了人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同时,以上海为例讲授上海在引进、培育、服务科技人才方面的主要做法。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要素,朱国祥教授的讲授为如何发挥创新人才引领作用推动天府大道科创走廊建设提供了借鉴。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授、长三角研究院副院长赵泉民:站在“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的战略高度,讲述了长三角“一核五圈四带”的网络化空间格局,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目标、发展定位、演变历程、取得的新进展及进一步突破方向,讲授内容深入浅出、内容丰富,既有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经验分享,又有对成都都市圈发展的支招献策,为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特别是创新产业协同发展指明了方向。


上海社会科学院区县研究中心主任陈建勋:从一体化国家战略要解决什么问题、一体化国家战略要达到什么目标、一体化国家战略中产业协同发展与创新三个方面对长三角区域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陈建勋主任还结合成都都市圈实际对成德眉资4市产业布局提出了意见建议,为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拓宽了思路,为成都都市圈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现场教学

3月1日上午,全体学员前往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规划展示馆实地参观。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从秉持新发展理念的基层生动实践上升为国家战略重要平台,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征程。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瞄准国际先进科创能力和产业体系,深刻把握经济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实现了跨区域的产业优化布局,目标清晰、站位高远、谋划深入,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鲜活样本。馆内呈现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发展现状及G60沿线未来总体规划,展出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设备、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高科技产品,这些给学员带来极大感官震撼的同时,也为天府大道科创走廊建设提供了经验支撑,开阔了分析问题的视野,拓展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为培训成果转化运用打下了良好基础。3月1日下午,全体学员还前往上海集成电路科技馆、宽创国际等地实地参访。


学员心得

学员们普遍认为,专题培训班进一步增强了成德眉资4市干部对创新产业协同发展的认同感和共同建设天府大道科创走廊的方向感,更加明晰了自身的发展路径和城市定位,共下一盘棋、共谱一部曲、共绘一张图。


成都市规划院代鑫

一是集聚各类创新创业资源,促进各类科技资源的关联与融通。包括建立科技资源的纳入标准与规范,利用大数据管理与决策树模型技术,构建科技资源数据库,实现“科技资源发现”;提供一站式智能检索功能,实现“科技资源选择”。二是探索跨区域的资源配置应用场景。包括建立“长三角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服务平台;采取“揭榜挂帅”方式收集、发布和解决企业需求;促成一批服务机构成为区域活跃服务机构,接受服务预约;推动创新创业人才服务,实现人才政策智能搜索和精准匹配。三是推动建立“4+1+N+X”跨区域服务生态。包括建设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个管理中心,健全各地参与平台建设的组织机制;组建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机构联盟;建立N个园区孵化器创新服务站点。


成都市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林倩

一是强化上位统筹,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完善领导小组沟通协调工作机制,对重大项目实施清单化精细管理。二是推动优势重点产业共兴,加快推动建圈强链。联合绘制重点产业“建圈强链”产业图谱,鼓励、支持成都链主企业与德眉资相关企业开展产业链、供应链分工合作,构建“链主+链属”有机合作模式,推进区域产业技术水平提升。三是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加速要素自由流动。推进创新人才资源要素共享,推进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推进科技金融跨区域流动。四是推动区域重大项目共谋,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强化大院大所创新协同,联合组建科创走廊成果转化基金,共推核心技术攻关,建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协作机制,促进科教资源共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成都市双流区发改局张欢

一是推动创新优势资源共享,要素流通。二是推动重大创新平台共筑,技术互通。三是推动先进产业集群共建,产业融通。四是推动科技创新环境共营,政策贯通。


成都市青白江区发改局胡林杰

此次专题培训班,既是对理论武装思想的头脑风暴,也是置身其中身临其境的视觉冲击,尹宏主任的开班辅导讲话抽丝剥茧、切中要义,让我们对成德眉资同城化工作的理解、对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的认知,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下一步,我将立足区域实际和工作职能,充分发挥成德合作前哨和青广两地地缘相近人文相亲的优势,推进成都国际铁路港和德阳国际铁路物流港两港联动,加快青广融合发展示范点打造。充分发挥成都国际铁路港国家级经开区、综保区、自贸区开放优势,加快建设成德临港经济产业带,为天府大道科创走廊、都市圈北向成德绵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德阳市科技局王跃林

一是深刻理解了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意义,加深了自身对创新驱动发展和科技自立自强内涵的深入理解,对自己今后所担负的科技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找到了目标。二是对区域创新发展的深层次逻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优劣势及工作推进经验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理解,为成德眉资协同创新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工作借鉴。三是对G60科创走廊科技1.0~3.0版本的建设推进进展、创新服务生态建设有了全面的了解,对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眉山市发展改革委赵致锦

一是市场化协同是基础。要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构建“市场先行+政府引导”的组织协调机制,进一步强化同城化工作对接协调机制的作用,做实产业链、供应链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充分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大重大科创的投入和资源的集聚力度,四市政府共同出资、社会资本共同投入,建立科创基金。二是制度创新供给是保障。打破壁垒,制度创新,进一步扩大“一网通办”、无差别办理范围,跨区域实行知识产权保护,发布科创走廊重点商标保护名录。三是高层次人才招引是重点。打造产业人才协同中心,举办科创走廊人才峰会、联合开展高层次人才培训等,共建共享人才发展高地。出台都市圈互认互通人才政策,实施科创走廊科创人才引进工程。


资阳市科学技术局邓黎黎

一是依托大学和科研机构,形成强大的原始创新能力。二是依托龙头创新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三是依托创新服务体系,构建一流企业孵育生态。四是依托政府“有形的手”,打造一体化创新服务配套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