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南京都市圈跨省协调经验,推动现代化双城经济圈跨区域协同发展
2023-06-09 09:31:50
南京都市圈是连通中东部两大板块、衔接江淮两大流域的枢纽区域,在长江经济带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江苏、安徽对都市圈超前谋划、提前规划,共同促成了中国第一个规划建设的跨省都市圈,南京都市圈通过三个阶段逐步实现了跨省区域协同,与全国同类型的大都市圈一体化、同城化发展程度相比,南京都市圈具有领先性和示范性。



一、南京都市圈“跨省协调”的现状和下一步工作


上世纪90年代末,南京在国内首个提出都市圈构想。江苏省建设厅组织编制《江苏省域城镇体系规划》过程中提出了“三圈五轴”城镇体系空间格局。


“三圈”分别是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徐州都市圈南京、徐州两大都市圈均是“跨省都市圈”。


2001年,江苏南京、镇江、扬州和安徽的芜湖、马鞍山、滁州6座城市联合商讨南京都市圈的建立。2020年年底,常州下辖的溧阳市、金坛区,正式获得“入圈”资格,南京都市圈的范围扩容到“8+2”的格局。


南京都市圈的发展历程呈现出先有市场,后有顶层规划;先是自行发展,后由两省共建的特征。



南京都市圈最早探索的协调机制雏形是于1986年成立的南京区域经济协调会

2002年开始尝试建立都市圈协调机制

2013年成立南京都市圈发展联盟,一个跨省决策、协调和执行的运作机制逐渐形成

2002-2023年,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总体规划、专项规划、整合协同规划等陆续编制完成;交通、通讯、金融、医疗等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等一体化取得重大进展;工业、农业、旅游、商贸等一体化产业合作不断扩大;跨城购房、居住、就业人口大幅提升,同城化趋势日趋明显。

当前,最新的规划选择重点推动省际毗邻区域一体化发展和探索建设跨区域合作发展平台。



南京都市圈从建立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入手,初步探索出一条“共建、共享、同城化”的有效路径,仿效长三角一体化中的“长三角办”,建立实体化运作的常设工作机构“南京都市圈建设办公室”,作为各项工作统筹协调的一个重要载体和办事机构,常态化研究排定都市圈合作项目,主要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和公共服务等难题。


其一,优化基础设施
在交通先行的基础上,“跨省协调”的着眼点在于基本民生领域的共建和共享。批复的都市圈规划中首提“都市圈高速环”概念,这是全国首个横跨两省的都市圈外环线,经过南京、马鞍山、滁州、扬州、镇江5座城市,全长282公里。南京与镇江、扬州、芜湖、马鞍山、滁州等市已实现高铁或动车1小时内直达,南京都市圈“高速公路一小时都市圈”建设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与其他都市圈不同的是,依托南京沿江发展联盟和经济区域的基础,南京都市圈通过横向的长江、纵向的淮河两大水系紧密联系在一起。
其二,产业方面
南京都市圈8市产业发展成梯度分布,各有亮点且互补性强。其中,南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占优势; 镇江、扬州、芜湖、马鞍山等市工业经济地位突出,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比重较大;滁州、淮安、宣城三市农业基础雄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占比大。总体看,当前南京已与成员城市形成了合作分工、共建共享、创新发展的都市圈格局。南京都市圈规划探讨了融合发展型、科技创新型、临港共建型、生态经济型等多种共建合作方式,提出一些跨界毗邻地区合作(如江宁-博望跨界合作)为试点,在产业联动的前提下,探索创新土地和人口统筹管理的方法,推动交通互联互通、社会治理一体化和产业园区共建。都市圈产业布局在土地供给、劳动力价格、农业经济、生态资源等方面与南京形成互补。

探索过程中,南京都市圈确立了产业协调的突破口。各市积极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不断推进产业绿色化发展。在跨区域协调中,成员对绿色发展理念的共同贯彻,是建设中最容易取得共识的领域。
其三,公共服务同城化
南京创造性提出,在积分落户时,居住和社保缴纳年限与苏州累计互认,江苏省内其他城市的居住和社保缴纳年限,可在申请落户时纳入南京市累计认可;南京都市圈在医疗、教育、文旅等领域积极推动成员间的“同城待遇”,跨越区域壁垒、实现行政便捷,形成符合市场规律、符合老百姓需求的区域机会共享、资源共享、共建共治。



二、重点地区:马鞍山的“双圈”重合与“两区”分离


“双圈重合”地区是指同时受到两个及以上的都市圈辐射,甚至直接纳入其中的区域,是跨省协调及后期扩容的重点地区。该部分地区会根据经济区发展倾向选择都市圈,但融合过程中存在行政区划限制。

在南京都市圈中,存在如马鞍山市等地区,属于南京都市圈与合肥都市圈重合地区,行政区隶属于安徽省,而经济上更倾向融合南京都市圈发展,即行政区与经济区适度分离。

分析马鞍山市发展历程,有利于学习借鉴并为成渝“双圈”主轴带中部区域或面临“两区”适度分离难题的广安等重点地区提出参考建议。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省马鞍山市考察调研,作出“把‘马鞍山’打造成长三角‘白菜心’”的重要指示。

马鞍山原有210万人,产值超2000亿,距南京45公里,高铁至南京市内仅需17分钟,基于城市经济引力和交通优势,主动融入南京都市圈,其发展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早锚定位,主动融入

2018年起,马鞍山将对接南京作为主攻方向,探索出一条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加快推进南京都市圈建设,加快同城化发展的有效路径。


其二,进一步加快公路、水运建设

马鞍山公路总里程7762公里,水运巷道港口加速提档升级,通过完善内河航道网络,推进塘沟河连通秦淮河,无缝衔接长三角地区航道,加大长江过境流域及其支流航道整治力度,有效改善了同主要城市间水路运输通航条件。


其三,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迫切需要,更是打造“白菜心”的首要任务。马鞍山已先于成都打造成为全国EOD绿色转型示范区,全国矿区生态修复示范区、长江支流源头水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区和践行“两山”理念的样板区。


其四,助推马钢建设

助推马钢建成目前国内覆盖产能规模最大集控操作距离最远工序产线最齐全炼铁智慧集控制中心,覆盖了铁前从原料运输到铁水生成的所有工序产线,实现了生产流程互联互通。



三、深化成德眉资同城化、促进都市圈协同共兴的建议


01
顶层设计:中心城市主导大区域规划

协同重庆都市圈向国家部委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发展的规划建议,促进规划协同,构建国家规划主导、川渝两地力推、主轴城市协同的跨区域产业合作机制和产业链式集聚。

根据引力、场强等数据,结合成渝北线、中线、南线综合运输通道建设,规划、明确成渝主轴带经济走廊的空间范围,构建宏观规划布局和区域协调联动的运行机制。重视成渝中部地区存在行政壁垒和制度性制约,以及基础设施落后、协调机制不全、产业重复低效、公共服务差别化等现实问题,加快推进交通一体化打破区域间阻滞状态,按照统一规划共同废除妨碍公平竞争的制度,构建标准统一、体系健全的产业政策和营商环境。

扩大“双城记”辐射效应,畅通三条“大动脉”,促进资源要素向主轴带城市流动,带动区域内重点城镇梯度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协同。支持规划建设川渝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前瞻布局发展巴蜀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成渝产业协作配套基地、现代高效农业基地,建立区域协同的治理体制机制,打造区域一体化发展“升级版”。
02


先行突破:加快建成全轨道连通的都市圈


进一步织密成渝主轴带经济走廊交通路网密度,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自身都市快轨制造优势,积极开展都市快轨列车开发和试验场(线)建设工作。抓好重大交通设施建设,构筑多方式、多层次和一体化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成渝主轴带经济走廊交通体系的紧密对接。

03
要素流动:空间要素组合激发创新效应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在现有产业的基础上,推动先进材料、工业互联网和关键部件三大科创高地建设,谋划先进材料创新中心、生物医药创新中心等创新中心建设并争创国家级创新中心。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整合建设一批服务都市圈产业的高水平创新合作平台,提升对全国创新要素和资源的吸引力和集聚力,加强前沿技术领域合作,谋划产业转化与引入。


在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四城市两两接壤的地带设立“边境产业生态圈”,通过“政策洼地”培育“产业高地”,允许生态圈内的企业享受两市叠加的优惠政策,破解成都都市圈产业协作难题,释放跨区域产业协作红利。以“边境产业生态圈”作为推进产业协作的抓手,成都借力德、眉、资腹地降低了工业综合成本,并提升德、眉、资产业的价值链攀升能力。

整合“双核”及主轴带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和产业链条优势,根据不同区位特点、产业现状、资源禀赋,瞄准工业制造、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文旅农旅以及新基建等重点方向,科学确定一二三产业布局、功能分工,引导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深化合作,构建高、精、专、特、新产业体系。
04
破除梗阻:两区分离遵循引力中心化

成渝两地应积极向国家争取设立相应产业经济的区域议事协调机构,设立“成渝协同发展联盟共同体办公室”,着力构建涵盖决策层、协调层、执行层的三级协调机构与机制,为加快成渝主轴带经济走廊建设、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提供强力协调机制保障。以发展广域产业集群为目标,在竞争与合作的基础上,推进成渝双核产业合理转移,建设一批重要特色产业园区、产业发展示范区,努力打造重庆都市圈、成都都市圈和资阳-内江三大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产业体系,提升成渝主轴带经济走廊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引导主轴带积极参与成渝地区协同改革,根据市场及要素引力,以经济区域融入为导向,建设多组态合作圈,上报决策层和协调层,破解要素资源区域分割和行业垄断,开展市场主体、融资资格、信用等级等资质互认,提高市场配置资源效率。重点开展一单制运输、一体化通关、一条龙办理、数据信息共享及联合开展企业维权活动等事项。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投融资政策支持长效机制,建立产业基金,形成常态化预算资金安排制度,保障和支撑中部区域快速实现崛起。

05

鼓励多群组关系,建设开放的“朋友圈”


明确都市圈的“朋友圈”属性,各区域按照市场需求、各自特性可以建设多种目标的合作圈,不应当受到都市圈重合,行政区等制度和地域限制。协调建立以资阳安岳、遂宁安居、内江东兴和重庆荣昌、大足、潼南6区县为主体的“3+3”川渝新区,允许中部地区根据优势和互补需要,形成多类型朋友圈。


重点研究支持成都—资阳—重庆汽车制造业带状融合发展策略,细化整车和汽车零部件分工协作方案,共同打造西部地区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聚力建设全国首个跨省域电子信息制造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