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圈之声② | 成渝地区文旅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巴蜀文化走廊建设惠及千家万户
2024-03-08 11:33:06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大力优化经济布局。注重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繁荣群众文艺、区域均衡发展……公共文化旅游服务作为检验区域繁荣的“标尺”,成渝地区在高质量推进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的过程中成效显著。全国两会上,如何进一步推进公共文化旅游服务互联互通?成渝地区代表委员又有哪些思考和建言献策?


本期“双圈之声”专栏连线成都都市圈的全国人大代表刘艳英、重庆都市圈的全国政协委员周利、川大智胜系统集成公司文旅板块总经理王春鹏、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教授郝儒杰,围绕成渝地区公共文旅服务协作共兴,让巴蜀文化走廊建设惠及千家万户,畅谈实现路径,积极建言献策。



成都都市圈之声


共建成渝乡村版“318”

让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由“线”及“面”


“成渝间不仅要‘快’起来,也要‘慢’下来。”在全国人大代表刘艳英眼中,成渝一带的悠闲慢生活,是一种特别令人向往的文化标签。国内外游客来到成渝旅游,往往都在重庆和成都这两座大城市的中心城区内行程匆匆,而成渝之间的区域独特魅力,因为横跨市域的长线旅游产品并不多,反而忽略了其旅游价值,如今推进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就是要让游客们走进来,“慢”下来。


作为一名安岳人,刘艳英在全国两会上带来了家乡的柠檬。“我希望成渝之间,更应该通过巴蜀文化走廊建设,去拓展好走廊沿线乡村旅游网络建设,打通成渝地区文旅‘毛细血管’。” 刘艳英建议,成渝地区应发挥好重庆和成都的带动优势,参考318川藏线的模式,在重庆、成都两大都市圈之间打造属于成渝地区独有的都市乡村旅游自驾线路网络。


刘艳英告诉“圈圈儿”,成渝两地应联合制作及推广成渝都市乡村旅游地图和攻略,深度挖掘乡村旅游道路沿线的特产、美食、美景、民宿、非遗等特色,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区域文旅品牌的全国影响力。同时,参考川藏线318自驾路线的标准,加大纳入乡村旅游线路的硬件打造和升级,在成渝地区广袤乡野间,共建一批网红打卡地、改造一批特色民宿、提档一批乡村餐饮、挖掘一批非遗文化等。



重庆都市圈之声


全国政协委员周利



加强艺术创作引导

让“近者悦、远者来”


“要把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打造成为具有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的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旅游服务,让近者悦、远者来。”全国政协委员周利表示。

她建议,川渝两地要进一步推动文化艺术繁荣发展,加强艺术创作引导,鼓励创作一批反映巴蜀地区历史风貌和当代实践的优秀作品,推出一批体现巴蜀文化内涵的实景演出、驻场演出,因地制宜发展中小型、主题性、特色类旅游演艺项目,培育旅游演艺精品。

另外,构建“书香成渝”全民阅读服务体系,鼓励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等建立合作联盟,实现公共文化资源共享;搭建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互动交流平台,开展“成渝地·巴蜀情”系列群众文化活动;打通川渝两地智慧图书馆、公共文化云网络,实现图书“通借通还”、场地“一键预约”、服务产品“一键采购”。 
 
同时,依托“智游天府”“惠游重庆”等平台,推动川渝两地文化、旅游等数据开放共享;加强文化旅游市场联合共治,强化执法队伍建设、案件查办、投诉举报处理等交流合作力度,共同维护川渝市场经营秩序。



【基层实践】




王春鹏

川大智胜系统集成公司文旅板块总经理 


已为成渝地区300多家文旅单位提供上云服务

“智慧旅游建设是推进成渝地区共建共享的有效抓手。”川大智胜系统集成公司文旅板块总经理王春鹏介绍,作为文旅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一线的执行者,围绕打造数字巴蜀文化走廊智慧旅游行业云平台,目前已为成渝地区300多家文旅景区及文旅单位提供上云、用数、赋智的技术服务。


通过科技创新与产业资源整合优势,有效推进巴蜀文化走廊建设共建共享,川大智胜文旅提出的“区域文旅云平台普惠行业赋能解决方案”去年成功入选文旅部第一批全国智慧旅游“上云用数赋智”优秀解决方案名单。尤其是在乐山市构建的西南第一朵“文旅行业云”,实现了“人在游,数在转,云在算”的乐山文旅产业经济新模式,构筑起乐山全域开放、生态共荣的文旅数字经济产业,并成功被国家文旅部评为2022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实践优秀案例”。


王春鹏表示,未来几年,公司将根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等重要纲领性规划,针对成绵乐世界遗产精品旅游带、成渝古道文化旅游带、长江生态文化旅游带等区域,以创新的视角和思维,推动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结合成渝地区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产品和消费场景。



【专家观点】



郝儒杰

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教授


高层设计 协同推进

高位打造一批成渝地区文旅创新成果


成渝地区以巴蜀文化为纽带,有“大三峡”“大山城”“大三国”“大熊猫”“大蜀道”等世界级文旅资源。自成渝双核联动联建“1+5”等一系列协议签订以来,合力推动了“成渝地·巴蜀情”和京剧、川剧、清音、交响乐等双城艺术交流展演的一系列公共文化服务活动,这为成渝双核合力推进文旅服务共建共享奠定了坚实基础。


对此,郝儒杰建议一要坚持高质量发展的硬道理,要深挖整合优质特色文旅资源,丰富优质文旅产品供给,协力打造巴山蜀水、红色文化、熊猫生态、文博艺术、成渝美食等文旅精品,形成一批共建共赢的双核联动创新成果。二要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要以高水平安全保障文旅服务联动联建机制高质量发展,加强顶层设计,坚持规划引领,拓展合作空间,深化交流协作,不断完善双核现代文旅高效联动联建机制体制。三要高品质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要高标准推进双核文旅服务共建共享,要加强基础设施共建,共创文旅消费场景,协同优化文旅服务功能,规范文旅市场秩序,强化游客安全保障,加大文旅惠民宣传力度,合力打造政府、商家、居民、游客共建共治共享的文旅消费生态,形成合力驱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