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和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发布《现代化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指数(2023)》(以下简称指数)。结果显示,成德眉资同城化进程不断提速,成都都市圈三年起步期建设成效初显。
自2022年以来,这是该指数第三次发布。本次指数扩大全国都市圈比较范围,兼顾横向比较和纵向监测两大目标,建立“发展水平指数”“建设进程指数”两套评价体系。
从横向来看,现代化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数评价结果显示,成都都市圈综合得分为76.4分,在12个都市圈中排名第5位,在中西部都市圈中处于领先地位。排名前四的分别是上海大都市圈、深圳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广州都市圈。
“成都都市圈在绿色发展、生态共建、设施互通、开放发展、公服共享等方面成效显著。”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说。以设施互通为例,2022年成都都市圈跨市高快速路通勤指数、跨市轨道交通通勤指数、轨道交通互联互通指数分别位列第2、3、4。这得益于成都都市圈一直以来加快“两环三射”轨道交通主骨架建设,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打造轨道交通“1小时通勤圈”。
“目前,市域铁路成德S11线10座地下站已完成打围,成眉S5线工程已进入盾构施工阶段,市域铁路成资S3线也将在今年9月底前建成投用。”省同城化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到2027年,成德眉资四市轨道交通将无缝对接。成都都市圈将成为全国首个中心城市到全部区域副中心城市均运营市域铁路的都市圈。2022年成都都市圈航空吞吐量达3109万人次,排名第2位。地区发展相对均衡,2022年成都都市圈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倍差为1.6,排名第2位。绿色发展走在前列,2022年成都都市圈耗用的清洁电力占比高达79.9%,位居12个都市圈首位;城市公共交通站点500米半径覆盖率高达43.1%,排名第2位;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优良(Ⅰ-Ⅲ类)率达100%,与杭州、长株潭都市圈并列第1。
成都都市圈建设反映出的不仅有创新发展,还带来公共服务跨城共享,“一小时生活圈”加速形成,在教育和医疗上最为明显。成都与德眉资三市均实现了基础教育合作办学和跨市医联体建设,医保异地就医和结算实现都市圈四市全覆盖。据统计,都市圈内城市参与基础教育结对共建学校数量达254对,医学检验检测互认医院数达71家,对比2021年分别增加10对、46家。
“在德阳做的检查报告,成都的医院也认可。”德阳市民王小明说,不仅节约了费用,更是省去了重新检查的麻烦,方便就医。与此同时,开放发展全面发力,德眉资三市共享红利,2022年成都都市圈国际班列开行车次达5179次,货物进出口总额达8688.85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德眉资三市增速可观,货物进出口总额分别同比增长27.7%、48.6%、44.9%。低碳发展成效明显,2022年成都都市圈新增和更新新能源公共汽电车比率达100%。
指数显示,2019-2022年成都都市圈建设进程指数综合得分持续提升,以2019年为基期60分,2020年、2021年、2022年建设进程得分65.3分、73.6分、80.9分,增速分别为9%、13%、10%。成都都市圈三年起步期阶段性目标圆满实现。城镇化基础、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同城化水平加速推进,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建设持续走深走实。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主要体现在成都都市圈的创新发展、共享发展、绿色发展、空间优化、公服共享等板块提升显著,协调发展、改革集成、开放共享稳中有进。
指数还显示,2022年成都都市圈全社会R&D经费支出809.2亿元,占GDP比重达3.1%,较2021年分别增长9.4%和0.1%。“我们公司目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授权专利340余项,在水域特种机器人研发及漂浮物拦截治理领域拥有多项核心技术。”位于德阳市的东方水利是国家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全国首创研发“河宝”DF-H系列水上智能清污机器人,填补了我国应用无人机器人清理污物的空白。
像这样的“小巨人”企业,2022年成都都市圈有244家,同时还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733家,两者较2021年分别增长了73.1%、83.7%。随着成都都市圈建设走深走实,成德眉资四市特色优势也愈发明显。成都引领带动持续增强,龙头效应日益明显;德阳创新能级显著提升,外贸经济结构优化;眉山开放兴市全面提速,民生服务持续提升;资阳临空经济借势发展,绿色低碳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