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重大课题成果⑳|成都都市圈范围典型小流域治理经验及改善水生态环境的建议
2024-06-25 15:35:17

成都都市圈绝大部分位于岷江、沱江流域,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小流域有160余条。这些小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的好坏对于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至关重要。近年来,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四市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全面推进流域治理,岷江、沱江流域水质改善明显。




△沱江流域水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眉山段)



一、
成都都市圈范围典型小流域治理经验


通过对岷江、沱江流域府河、石亭江、阳化河等典型小流域调研发现,成德眉资四市全面推进科学治污、精准治污,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协同治理,探索出新的小流域治理途径,突出表现在“三个抓好”。


(一)石亭江流域聚焦三磷,抓好工业污染治理


德阳市通过强化源头管控、综合利用,探索出一条符合实际的“三磷”整治道路。一是抓好磷化工行业污染防治。限制涉磷企业新增产能,要求涉磷企业进行清洁生产,优化生产工艺。二是抓好磷石膏整治和综合利用。对磷石膏堆场进行综合治理,完成规范化整治;通过政策引导、政府搭台、科技创新等方式,大力推进磷石膏综合利用,持续实现磷石膏“负增长”。三是持续加强工业污染管控。进一步加大园区污水处理设施的监管,织密监测网络,在石亭江增设6套小型水质自动监测站。


(二)阳化河突出-退-治,抓好农业面源治理


资阳市针对阳化河水资源匮乏,开展莲藕种植、水产养殖污染治理,解决流域水质长期超标问题。一是做好“”。全面摸排流域内莲藕种植和水产养殖情况,对种养废水腾田再利用。二是坚决“退。积极引导流域沿线100米范围的莲藕种植和水产养殖进行逐步退出,退出地块全部由农村集体经济承包种植有机、绿色、无公害作物。三是科学“治”。探索推广“生态沟渠+人工湿地”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模式,入河污染物削减率达10%-35%。四是强机制。建立“行政河长+技术河长”模式,开展问题“体检式”摸排、常态化水质监测,制定针对性的技术方案;充分利用滩涂地、废弃土地、农田沟渠,通过土地租赁模式保证治理项目用地;整合生态环境、涉农资金,实现项目资金有保障。


(三)府河流深入实施六大工程,抓好流域综合治理


成都市深入实施严重污染水体挂牌整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与提标、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工业企业治污减排、城市水生态提升等六大工程,全面提升府河水质。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制定了“1+N”政策体系,印发《黄龙溪国考断面水质达标攻坚工作方案》及“一河一策”等N项工作方案。二是全面落实水资源保障。狠抓综合节水,提高再生水利用,加强生态用水保障,提高水动力条件。三是深化水污染治理。新扩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63座,新增市政管网1337.5公里,加强排水管网重大病害治理和“散乱污”企业整治。四是全力推进水生态修复。强化海绵城市建设,开展龙门山植被修复、都江堰精华灌区保护,开展生态清淤,贯通都江堰至黄龙溪220公里锦江绿道,提升绿道景观73公里,新增滨水开敞空间8万平方米。






二、
推动成都都市圈水生态环境改善的建议


(一)加强水资源保障


实施水系连通。推进水系连通工程建设,恢复或增强大江大河与小流域水力联系,合理制定水利设施生态流量下泄目标,提高水体自净能力。调蓄自然降水。充分运用水土保持和集雨工程,结合场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初雨调蓄池,推动沿河场镇老旧城区改造及海绵城市建设,提升初雨截蓄能力。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引大济岷”等跨流域输配水工程等水源工程建设。着力提高用水效率。推广农业规模化种植,减少高耗水作物种植比例,加快设施现代化改造。推进工业节水,加强城市循环水再生利用,探索污水处理厂高标准排放尾水利用途径。提高生态流量保障能力。强化自然修复,推进清淤疏浚、内源治理,保障河道生态流量。


(二)深化水污染治理


推动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落实“收集—处理—排放”生活污染治理思路,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处理短板,加强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确保达标排放。督促产业转型升级。落实“关停—转型—监管”工业污染思路,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加强智慧监管。推进农业及养殖业污染控源减量。落实“清退—减量—截污”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思路。清退禁养区及临河畜禽养殖场、水产养殖和非基本农田。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畜禽粪污收集、贮存、综合利用设施建设,推进临河生态沟渠工程建设。


(三)强化水生态修复


提升水生态保护技术能力。建立覆盖四市的水生态监测网络,制定区域水生态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开展区域水生态状况评估,提升水生态修复科学性。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继续做好小水电清理,加强生态下泄流量监管。开展拦河堰改造,提高春夏季河流水体流动性。加强沉积物、底泥治理,控制藻类密度,控制水深并种植水草,抑制藻类繁殖生长。推动水生态修复与保护。科学采取清淤疏浚、建设生态沟渠、打造生态廊道等措施开展生态修复。建立长效补水机制,实施退耕、退牧、退开发,严格限制流域内过度开发,开展人工培育及增殖放流,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


(四)落实保障措施


健全河湖水生态保护长效机制。制定丰、枯水期水质管控目标,制定“1+N”流域水质巩固提升方案。完善区域联动机制。建立水生态环境协调机制,推进区域协同开展水环境治理、水资源保障、水生态保护,强化治水合力。争取政策支持。借助国家大力支持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机遇,中江、乐至等积极争取中央专项资金的支持,特别是在管网建设改造和农业面源治理方面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激发市场活力。政府主导推介小流域治理项目,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依法保障出资方收益。坚持目标导向和需求导向深化水权水价改革,从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提升水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让改革成果不断推广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