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德眉资社科界着力打造区域发展共同体
2025-01-07 10:29:18

12月20日,成都市社科联(院)在成都召开“成德眉资共建社科研究联盟第一次会议暨共建成都都市圈理论研讨会”,来自成都、德阳、眉山、资阳的30多位社科界代表及专家学者参会,共同探讨和交流如何通过社科研究力量,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走深走实。


图片



本次会议采取工作交流会和理论研讨会套开形式。成都市社科联(院)党组书记邵波主持成德眉资四市社科联工作交流会,成德眉资四市社科联在会上达成了统筹规划研究项目、合作开展课题研究、推进研究成果共享和轮流举办都市圈理论研讨会等共识。


成都市社科联(院)副主席、院长万琳和德阳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罗继林分别主持理论研讨会的上下两个单元。万琳在致欢迎辞时强调,这是四地社科界首次齐聚一堂,共同为成都都市圈建设建言献策,希望通过搭建社科研究联盟,更好整合各地智力资源,形成合力,为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对策建议。


图片


值得关注的是,成都市社科联(院)党组书记邵波在研讨会上发布了《成都都市圈建设报告(2023)》蓝皮书。该报告是“成都都市圈年度建设报告”系列蓝皮书的第三本图书,紧紧围绕“成长期的成都都市圈”这一主题,深入研究成都都市圈发展演变规律,系统总结成都都市圈由起步期步入成长期的成功经验与困难短板,并对成长期的成都都市圈建设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为步入成长期的成都都市圈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对我国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有参考价值。

  

在专家主旨演讲环节,成都社科联名誉主席杨继瑞教授和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盛毅研究员分别作了题为《建设成都都市圈产业备份共同体:思考及路径抉择》《对都市圈治理机制创新的思考》的主旨报告。


杨继瑞认为成都都市圈要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嵌套下,因地制宜地跻身国家和四川省关键产业备份共同体。都市圈建设应着力关注“‘卡脖子’的工程和技术”“重点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科研仪器、高精度机床和工业软件三大短板”等方面。盛毅提出中心城区与卫星城、周边城市圈共建的任务应当根据都市圈发育水平,分别选择交通、产业、创新、城市功能等的一体化,并根据发育程度确定一体发展领域数量;他强调,除了行政区划调整等措施外,还可以通过调整县级市和代管关系,来支持都市圈建设,为成都都市圈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省同城化办公室综合组组长介绍了成都都市圈发展状况及下一步工作举措。他以时间轴为主线,介绍了成都都市圈建设发展基本情况,以“腹地”“单核”“同城化”“宜居地”“大城市带大农村”等五个关键词勾勒了成都都市圈特色,分享了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的工作进展和下一步工作举措。


在成德眉资社科界理论研讨阶段,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向小玲,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副教授何成军,资阳市同城化发展工作局总规划师冷玲玲,成都市社科院同城化研究所所长明亮分别围绕成德眉资四市区域发展特点、发展优势及未来发展方向等主题做交流发言,并就如何更好融入成都都市圈、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提出了多项建议。相关建议涵盖了旅游资源一体化、产业协同发展、生态保护、公共服务共享等方面,旨在通过跨区域合作,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


成都市社科联(院)副主席、副院长熊平对四市代表的发言作了精彩点评,并寄语成德眉资社科界通力合作,为打造都市圈发展标杆贡献社科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