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省同城化办组织开展了成德眉资交界地带融合发展首批精品示范点“回头看”活动,通过单位自查、实地查验、集中评审等环节,对交界地带首批精品示范点建设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为全面展示交界地带首批8个精品示范项目周年建设成果,即日起,“圈圈儿”将带大家了解8个成德眉资交界地带融合发展首批精品示范点一年来的建设情况,积极营造互促互进氛围。
今天,“圈圈儿”带大家走进金中灯笼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金中灯笼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位于中江、金堂交界地带,涉及金堂县金龙镇骑龙社区、净因寺村和中江县永兴镇大柏山村、七郞村。园区灯笼制作历史悠久,近年来,借助“一带一路”,灯笼已远销欧美、东南亚。 当前,金中两地启动编制《金中灯笼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总体规划》,规划面积8.95平方公里,规划年度2021—2035年,分起步区建设、园区主题建设、远景发展三期,策划包装灯笼文化展示场馆、文化街区改造等10个项目,计划总投资46.9亿元。 示范园以灯笼设计制造、物流、销售全产业链为主,相关喜庆产品产业链为辅,推进产业纵延横联。当前已建成鸿发喜庆灯笼厂、润森仿真花手工作坊等产业,2021年金龙“鸿发灯笼”吸纳两地务工人员500余人,截至8月底,实现销售收入1000余万元。 此外,示范园依托拼多多西南公司平台,整合电商平台和快递物流资源,组建电商经销联合体;发挥商会桥梁纽带作用,搭建政企沟通、信息共享、品牌推广平台,不断拓宽产业销售链条。 除了灯笼特色产业外,示范园积极抓好中药材、青花椒、羊肚菌、水果等农业产业发展培育,并加强农产品配套设施建设,在金龙镇的村(社区)新建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农产品冷藏保鲜库项目6个。 通过发展青花椒和水果种植等特色产业,带动两地就近务工达400余人,500余户农户通过土地租金、务工、股份合作等实现年增收4400万元。 目前,已经梳理形成可实现“金广中仁安”无差别通办的政务服务事项70项,涵盖身份证遗失补办、社保卡查询挂失等。另外,今年以来,两地共梳理《第二批金中“同城化无差别”受理事项清单》40余项。 此外,两地促进医疗机构检验检测结果互认。形成《金堂县、中江县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方案》,明确了临床生化、临床免疫、常规X片、常规超声等互认项目及具体实施措施,目前已有9家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参与互认。 两地强化人力资源协同共享,推进岗位信息共享,举办“中江—金堂人才协同网络招聘会”2次,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 一是盘“活”闲置资产资源。坚持政府主导和企业参与并举,以成都鸿发灯笼厂为中心,盘活金龙粮站、面粉厂、酒厂、罐头厂、泡菜厂、蚕茧站、永兴镇原石笋乡政府、其它基层站所等闲置可调整资源,合理规划园区产业布局。 二是用“活”红色旅游资源。大力弘扬宣传特级英雄黄继光和一级英雄胡修道的革命英雄事迹,搭建红色文化交流平台,利用红色资源将农业、手工业、乡村旅游业等串连,共建红色旅游精品路线。 三是激“活”外流人力资源。针对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人员、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等,实施“人才引进、人才培育、创业孵化”战略,建立外出务工人员常态化交流渠道和优秀农民工人才库,树立“鸿发灯笼厂”等成功返乡创业典型,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 下一步,两地将进一步加大对上争取力度,着力解决园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 完善合作机制,形成“县+镇+村(社区)+专题工作组”的四级协调机制,定期会商解决问题。密切跟踪省市政策动态,加大对上争取政策和项目、资金支持力度,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投入。 壮大产业规模,持续做好招商引资,深化与河北、陕西等地知名灯笼企业合作,延长灯笼及配套制品产业链条,打造“中国灯笼之乡”。着力发展中药材、青花椒、青脆李、大柏山兔产业,实现助农增收。 强化设施建设,梳理“断头路”“瓶颈路”,争取将积淮路、双永路提档升级和场镇风貌打造纳入“十四五”规划;力争打通淮金大道与成都“三绕”连接线;积极申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争取建设用地指标尽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