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一座城”①|德阳:以同城融圈推动成都都市圈建设
2025-02-26 16:39:47

前段时间,研究支持成都市高质量发展专题会议在成都召开。“推动成都都市圈同城化发展、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之一。


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是四川省推进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战略布局。成都紧密携手德阳、眉山、资阳三市,在推动成都都市圈同城化、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的进程中,书写着协同共进的崭新篇章……即日起,“圈圈儿”开设共建‘一座城’”栏目,看德眉资三市如何协同推进同城化发展,共建成都都市圈“这座城”。

德阳

























以同城融圈推动成都都市圈建设

德阳文庙广场旁,一辆接着一辆的大巴车将市民送到成都地铁3号线,这样的摆渡车已经成为了成德两地市民往返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

○走进天府旌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德阳医院工地上一片忙碌,工人们正在做最后冲刺,医院预计今年11月投入使用;

......


德阳以同城融圈战略为引领,深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化产业合作共兴、深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推动成都都市圈建设。


交通体系成环成网

都市圈立体交通体系不断完善


image.png

成都都市圈同城化发展,发挥成都主导作用。以交通为例,成都为中心,通往德阳、眉山、资阳的市域(郊)铁路已初具雏形,其中市域(郊)铁路成都至资阳线(简称“成资线”)已于去年投入运营,成都至德阳线(简称“成德线”)、成都至眉山线(简称“成眉线”)正在加快建设。


近日,“圈圈儿”走进成德线四川建院站,施工现场一片繁忙。工人们有的弯腰细致绑扎钢筋,有的相互协作搬运材料,现场机器轰鸣声与工人的交流声交织,处处洋溢着热火朝天的干劲,奏响同城化发展乐章。


交通一直是同城化发展的先行要务。自成德眉资同城化战略实施以来,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畅通公路网、推动公共交通服务同城化等成为了构建成都都市圈立体交通体系的核心内容。2024年,成德线全线盾构施工,德阳绕城南高速开工建设,G5京昆高速扩容德阳段建成通车,天府大道北延线公交专线开通运行。


德阳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德阳将加快推进成德线、德阳绕城南高速等项目,建成G5成绵扩容德阳互调连接线、G42成南高速扩容、成都三绕双东互通和孝感互通连接线,推动天府大道北延线成都段快速化改造,推进G5京昆高速成德绵段和G108成德段提升改造工程等,打通成德毗邻地区“断头路”6条。

产业协作强链补链

跨区域产业生态圈逐渐形成


image.png

2024年7月,成德高端能源装备集群“智改数转”首个大型“链式”转型项目成功落地;我国首台自主研制的15MW重型燃气轮机“G15”总装下线……


这样的成绩在成德高端能源装备集群并不少见。作为入选首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截至2024年,该集群拥有能源装备企业2800余家,实现产值3000亿元。


同时,成德区县结对共建7个飞地园区,上海攀业等26个项目签约落地,三环电子、东方水利等36家企业在成都设立研发机构。


成绩的背后,是成都都市圈加快构建“研发+转化”“总部+基地”“终端产品+协作配套”等产业分工模式,推动产业协同发展的结果。


“今年我们将积极构建‘成都研发+德阳制造’发展格局,加快建设德阳创新中心,共建成都科创生态岛德阳卫星岛。” 德阳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成立高端能源装备产业联盟,联合申报绿色磷化工国家级集群,协同推进成德绵自凉航空航天集群建设,力争成德高端能源装备集群产值增长15%以上。

公共服务同城

民生福祉不断提升

image.png

“不用出门,在德阳也能看到成都的专家。”同城化带来的“红利”,是德阳市民最深切的感受。随着今年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德阳医院的投入使用,这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将为德阳市民带来更多的医疗便利。


据统计,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下,截至2024年,成德学校结对增至132对,共建64个医疗跨区域专科联盟,医保异地就医住院联网结算率达96%,505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同城化无差别办理,落地川渝通办事项248项、省内通办事项262项。


接下来,德阳将深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推进公共服务提标扩面,联合成都共享优质资源,深化头雁学校、教育集团与成都名校结对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竣工。拓展跨域通办事项,新增一批成德眉资通办、川渝通办事项,推动30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在川渝实现近200项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持续扩大养老、社保等民生服务事项“互通互认”覆盖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