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 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入选“国家队”
2022-11-17 15:31:46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第三轮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者名单》公示期结束,全国共20个集群成为第三轮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者。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以下简称“集群”)名列其中,成为全国首个进入名单的跨省域先进制造业集群。





为什么要竞赛——
代表中国参与全球竞争合作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工信部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被业内认为是“国家队”选拔赛,能在这场高手云集的对决中脱颖而出的,代表了国内产业集群的最高水准。


“发达的都市圈必须要有世界级的制造业集群作为支撑。”省决咨委宏观经济组副组长丁任重认为,电子信息是成都的优势产业,应该着力于协同延长产业链,扩大区域内产业内部分工,在全球范围内吸纳集聚要素资源,通过头部企业和重大项目引领带动产业链、价值链向高端迈进。


据悉,迄今为止,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已进行了2019年和2020年两轮,每轮都要经过初赛、决赛两番角逐。初赛需经各省推荐、专家评审、中标公示、合同签署等步骤,通过初赛的集群再统一进行视频答辩决赛,最后决出优胜者。层层选拔出来的优胜者,意味着正式进入“国家队”,将获得国家重点支持。在此前两轮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者名单中,成都市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成都市、德阳市高端能源装备集群入选。


为什么是成渝——
都市圈内成德眉资四市机会不断

近年来,电子信息作为成都首个产值破万亿的产业,已成为川渝两地创新实力最强、产业基础最好、渗透范围最广、经济增长贡献最多的万亿级支柱产业。2021年,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规模达到1.6万亿元,占全国比重9.2%,相比2016年提高1.6个百分点,从业人员98.2万人、占全国比重8.9%。成渝地区已成为全球前十电子信息制造业聚集地。


从具体领域来看,成渝地区不断巩固提升“芯、屏、端、安”特色产业优势、壮大集群发展规模。随着多个重大项目先后落地,重点产业链向成渝加速布局的趋势日益明显,集群上下游协作配套率提升到50%左右,已实现电子信息制造业5个大类、21个中类全覆盖。


在推进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体系融入全球新能级的过程中,成都都市圈内城市之间协调发展,机遇不断。今年“独角兽”高仙机器人来川,在成都宣布将西部创新总部落户成都天府新区的同时,在位于成渝之心、成都都市圈成员城市之一的资阳市,也迎来其全国最大生产制造基地项目的同步开工。


下一步如何发力?

打造成为国家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支点和备份基地


按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成渝地区要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等领域,打造“云联数算用”要素集群和“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联手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成都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提供了重要产业战略支撑。随着成渝地区区域协作协同不断深入,也具备打造全国首个跨省域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基础和条件。


力争到2025年,集群总量突破2.5万亿元,打造成为国家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支点和备份基地。


为完成这一目标,川渝两地将在四个方面持续发力:通过共建高能级创新共同体、共推关键技术攻关提速、共促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持续深化创新引领,不断增强集群核心竞争力;通过全面提升产业链水平、全域保障要素链畅通、全速推动数智链融合,持续推进建圈强链,不断增强集群内生驱动力;通过提升产品品牌“附加值”、提升园区品牌“影响力”、提升会展品牌“知名度”,持续推进品牌培育,不断增强集群行业影响力;通过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强化对外开放合作、深化区域协作机制,持续推进区域协同,不断增强集群辐射带动力。


“未来,成渝地区将继续联手共建产业集群,不断增强集群核心竞争力、内生驱动力、行业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力。”成都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发达国家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的经验借鉴

美国

制定完善、具体的集群发展政策体系。美国联邦和州政府层面为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利用财政金融手段支持集群创新创业,对集群内高成长、初创型企业进行股权投资。构建“1+N”部门联动管理机制。由一个主导部门根据产业实际需要发起,针对特定集群加大政策引导和金融支持力度,同时联合其他部门提供相关配套政策和服务。搭建高效的集群信息共享平台,同时搭建起企业间、企业同政府间的沟通平台,供企业获取各级政府部门正在推动的集群项目信息,并就经营中的有效实践、创新经验进行交流和讨论。

德国

建立以单个产业为主、以区域协调为主、以创新发展为主、以集群合作为主等四类的分类施策的“治理体系”,实现差异化集群发展目标。实施自下而上的“赛马机制”,让高水平领先集群脱颖而出。目前,德国已经通过竞赛方式,遴选产生15家领先集群。组建中立高效的“促进机构”,打通政策链、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

欧盟

开设欧洲集群观察站,每两年更新一次欧洲集群地图,促进信息交互,找准集群政策切入点,为欧洲集群政策出台提供参考依据。建立一套区域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不同区域生态系统的比较,锁定目标区域的发展优劣势,以打破部门、区域之间的“政策孤岛”。成立欧洲集群分析秘书处和欧洲卓越集群基金,面向集群从业人员或者经济发展专业人员提供集群管理方面的专项培训。搭建欧洲集群合作平台,鼓励集群组织交流,深化开放合作。

日本

建立集群计划的精准长效机,先后实施了产业集群计划、知识集群计划和城市区计划等三个集群发展战略,不断完善集群政策,解决集群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其中,“产业集群计划时间跨度长达20年,共推动形成了18个产业集群,涉及产品制造、生物化学、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推动经济产业省和文部科学省跨部门共同参与集群建设,消除了部门之间的壁垒,提高了支持集群发展的资源使用效率。构建区域政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促进集群创新要素的流动与共享,加快技术进步和成果转化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