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交界地带融合发展 乐至县高寺镇“同城融圈”打造乡镇转变样板
2023-11-06 16:45:45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成都都市圈,深入推进成德眉资毗邻区县交界地带融合发展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抓手,也是践行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提出的“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的具体体现。


位于简雁乐农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的乐至县高寺镇便是成都都市圈区县交界地带融合发展的一个生动案例。


进入11月,秋高气爽正当时,为期一个月的2023秋千王国“第二届菊花艺术节”正在进行,吸引了大量来自周边区域的群众前来“打卡”。“圈圈儿”了解到,高寺镇立足简雁乐三地共营丘陵地区农文旅融合发展实际,凭借着距成都主城区1小时,距资阳市35分钟,距眉山、德阳90分钟左右的区位优势,从统一发展思路、制定全镇分片协同发展规划、做实发展支撑入手,突出人、貌、业“三个转变”,积极打造成都都市圈近郊型“周末游”乡村旅游目的地。

01


“人”的转变


坚持“三面发力” 乡风文明谱新篇



领群众干起建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积极引导群团组织等力量参与基层事务,搭建红白理事会、文明新风委员会等,以“自治民主化”“法治规范化”“德治风尚化”等“三化”为基础,积极探索三治融合新机制、新模式,凝聚起强大发展力量。


带动群众乐起来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深挖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组建乡村文艺队,常态开展“我运动、我快乐”趣味运动会、“唤醒农耕记忆体验非遗魅力”活动等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生活。


带领群众学起来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儿童之家、农家书屋等阵地,常态开展技术技能培训课程、“诵读经典,品味书香”读书分享会等,培育群众多读书、多学习的良好习惯,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全镇向上向善向美蔚然成风。高寺镇清水村、梨子湾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


“貌”的转变


画好“三张蓝图” 生态宜居新画卷



基础设施升级,大力实施“一三互动、农旅融合”转型升级,着力打造集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于一体的新农村,湿地公园、生态停车场、文化广场、观景长廊等旅游配套设施完善;2020年以来,新建观光步道2公里、文化广场5个,乡村道路拓宽16公里,绿化、黑化26.6公里。


人居环境提质,美化改造院落9个,绿化公共区域4000余平方米,群众生活条件全面改善;建立保洁员网格管理、农村垃圾专项治理、环境卫生保障三项机制,开展文明卫生评选、“院落整治”帮带、环境卫生“红黑榜”、文明村创建四大活动,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环境保护增效,打好蓝天、绿水、净土保卫战,鼓励农作物秸秆还田利用;修建污水处理站22处,整治污水收集管网34公里;完善垃圾收纳池、分类垃圾桶等为民服务设施;大力倡导村规民约,规范治理生活垃圾,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业”的转变


做好“三篇文章” 产业兴旺促振兴



紧扣农林牧渔基本点,发展“粮穗香”品牌水稻种植1300余亩,建成葡萄、草莓等采摘区18处,蚕桑、药材等特色农业实现突破,白僵蚕年产量超200吨,居全省第一,成功创建4A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强化生猪保供和畜禽渔业协调发展,扶持规模生猪养殖场8个,培育规模养殖大户和合作组织23家,创建四川省现代畜禽种业科技园,全镇农业产业现代化水平再上新台阶。


突出乡村旅游增长点,成功举办九届葡萄采摘节、五届小龙虾音乐啤酒节等活动,四季果香景区成功创建3A级旅游景区。清水村采用“集体经济组织+企业”模式,入股“秋千王国”农旅休闲项目,采取“保底租金+门票分红”模式壮大村集体经济,2023年有望成为资阳市第一个集体经济年收入超100万元的村


突出人才振兴支撑点在产业链上引人才,引入水果种植、水产养殖等业主800余名,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在资源链上育人才,通过“回引+培育+土专家”模式,凝聚17名水果种植技能型人才,成立水果管护技术人才队伍;在服务链上用人才,选拔村级后备干部42名,回引2名优秀农民工到村任职,为乡村振兴储备人才。

近年来,资阳市紧紧围绕《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着力优化发展布局,促进小城镇协调发展,培育了一批如安岳文化镇、乐至劳动镇、雁江老君镇等具有特色产业的乡镇,同城化水平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