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重大课题成果⑦|锦江区联动成都都市圈其他区域共促产业跨区域建圈强链
2024-05-27 11:13:51

产业协同是成都都市圈发展的重要支撑,《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明确要求,要坚持“强链条、育集群、建体系”,推动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和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在推进产业跨区域建圈强链,构建高端切入、错位发展、集群成链的现代产业体系的进程中,先发地区在产业跨区域合作的先进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01
张江科学城-上海其他片区

张江科学城联动其他片区形成了以研发布局推动业务扩张,以上海其他区域作为张江创新成果的外溢承接地,实现错位协同和产业化落地的发展模式。其经验做法是:以“张江研发+外区转化”“就地转化”“外迁回流”“早期研发+后期产业化”四种模式推动创新成果加速落地;以利益共享机制、产业转移承接机制、合作共享机制、多部门联动会商机制等制度创新完善产业跨区域发展生态;以“张江研发、奉贤承接”、建立制造基地等方式整合资源实现产业的跨区域落地。

02
杭州滨江区-杭州其他片区

杭州滨江区争取设立特别合作区,持续推动先进制造大项目、产业链关键制造环节跨区域落地。以特别合作区探索构建的“杭州高新区总部研发+特别合作区核心制造+集群联动发展”的区域一体化合作新模式成为推动全市域协同发展的新样本。其经验做法是:与有地少产的合作区形成平台共建、优势互补,将瞄准有拓展生产基地需求的项目、有意移出杭州的项目、无法在滨江区落地的好项目转移至合作区;突出市、区联动构建区域协同共富机制,包括成立了杭州市高新区特别合作园建设领导小组、建立跨区域的协调共商机制、探索利益共享机制等。

03
深圳福田区-肇庆端州区

福田区与肇庆市端州区发展飞地经济,发挥两地比较优势,探索“总部+基地”“研发+生产”“运营+文旅”等深度合作模式,以此破解福田区产业空间瓶颈,经济发展资源要素外溢问题。其经验做法是:建设集产业孵化、文教培训、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多功能园区;形成福田区组织推动园区创意设计、文旅相关总部企业进行投资建设,肇庆市在土地、税收、审批、配套设施等方面给予支持的优势互补的合作模式;以提供资金、帮助推广等具体措施支持区域产业协同发展。


从成都都市圈内看,锦江区作为成都市核心城区之一,地处“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三大发展战略的交汇点,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东进门户,也是成都都市圈发展战略的核心节点之一,主动融入都市圈产业发展,以人工智能、软件和信息服务、数字文创等优势产业助力推动成都都市圈现代化产业协作共兴。锦江区收获三点启示。



一是建设软件和信息服务国家级产业集群核心引领区。

依托白鹭湾新经济总部功能区着力推进锦江软件园建设,重点按照“一道九园”的布局推进软件产业发展。引育大型软件企业落地锦江,为德阳市高端装备、眉山市电子信息、资阳市汽车制造等重点行业持续输出技术服务与解决方案,赋能制造业企业。


二是建设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标志性产业链协同发展区。

加快布局车路协同试点项目,发挥“一平台(国家级实验平台)”“两智(智慧基础设施、智能网联)”和“三路况(市政、高速、乡野道路)”优势,致力于构建全国首个“研、测、造、展、交、服”智能网联生态链。鼓励成都都市圈内整车企业新研发的自动驾驶车型在锦江开展测试及示范应用,加强与德阳广汉市、资阳雁江区等整车企业开展商用车、专用车智能驾驶技术联合攻关;结合“两场两港一圈”建设,与德阳市一汽解放开展协同攻关,全力推进智能驾驶在港口物流领域的应用。


三是建设优势产业细分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立足锦江区时尚定制、生命经济、时装设计、定制加工、数字文创等优势产业细分领域,与眉山、资阳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加强合作,建立“锦江总部研发+基地转化”的合作模式。与德阳在高端要素功能区配套上加强合作,形成锦江高端要素的功能配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