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批!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设立 涵盖成都都市圈这些城市……
2021-10-19 09:58:53

10月12日

在云南昆明举行的

《生物多样性公约》

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上

中国向全世界宣布

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设立



国家公园由国家确立并主导管理

是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

首批名单


左右滑动查看




2017年1月

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全面启动

这是我国首次以“伞护物种”

保护生物多样性进行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试点区域涉及四川、陕西、甘肃三省

其中四川片区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

约占国家公园总面积的74%




大熊猫国家公园

7成以上区域在四川

涉及四川7个市(州)

其中涉及成都都市圈有成都、德阳、眉山3市

约占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的43%

▲川金丝猴、羚牛频繁现身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

4年试点结束

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将这样建


从2017年1月

全面启动试点工作

到今天正式成立

这四年间,大熊猫国家公园

有着怎样的历程?


图片


据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局长李天满介绍,大熊猫国家公园的正式设立,不是终点是起点。接下来,将在以下五个方面持续用力。


一要强化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着力实施完整保护。持续加大栖息地和交流廊道建设等。


二是探索完善国家公园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系,建立国家公园特许经营管理制度,实行特许经营许可。


三是建立社会协调共管共建机制,探索通过签订合作保护协议、设置生态岗位聘用生态护林员等多种方式,鼓励周边社区共同保护国家公园及其周边自然资源等。


四是推动实现国家公园全民共享。


五是建立长效稳定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公益林补偿、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支持力度等。


成都都市圈怎样保护生态环境?



就在大熊猫国家公园

正式设立的4天前

10月8日上午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显示

随着人工繁育大熊猫数量快速优质增长

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等级

从“濒危”降为“易危”



这背后

离不开成都都市圈

对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按照《成德眉资同城化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方案要求,四市力争到2022年,初步建成成都都市圈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体系和污染联防联控联治机制。


2020年初,按照省生态环境厅要求,由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牵头编制《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这个《规划》从去年1月开始启动,今年3月通过了省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审议。8月24日,由省生态环境厅正式印发实施。这个《规划》确定了环境质量、生态系统保护、主要污染物排放、污染治理和绿色发展5大类共计25项指标、7个方面重点任务,是推动成都都市圈同城化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指导性文件。


此外,成都都市圈还在加快推进成德眉资生态环境数据资源共享工作7月14日,省同城化办牵头召集成德眉资四市生态环境部门负责人在成都召开了成德眉资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专题会议。这次会议促使四市在打通数据共享界线,统一调度等方面达成了共识。并创新提出了把成德眉资数智化平台建设与《成德眉资数据资源共享专区建设方案》结合起来扎实推进,同时在成都市环科院建立的生态环境质量预测预报系统的基础上,充分整合成都都市圈生态环境信息数据,使污染防控统一调度,共同推进。


目前,成都已收集了资阳与德阳的相关数据,眉山数据待下步签订保密协议后提供,成德眉资生态环境数据更新后将产出包括14天常规空气质量预报、针对污染过程的40天中长期空气质量趋势预报、预警措施预评估,并可用于污染管控政策评估研究,根据预报成果可以优化各市管控措施,提前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措施。


另外,成都市已启动数智环境工程建设,并正在完善污染防治精准决策支撑和线上工作体系,资阳市已建有网格化监管平台,可进一步与四市对接,实现区域联动,德阳市已开始制定建设方案,建立线上工作体系。成德眉资调度系统账号均已开设,下一步四市就建立统一调度机制开展专题研究,最终达到四市统一调度体系目标。


当前,成都都市圈正在持续开展专项领域合作。


协同开展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一是推进立法,成德眉资四市积极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立法交流,编制各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二是加强联合监管,成德眉资包括成都平原经济区8市同心聚力,围绕规范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管理,提升机动车排放检验水平,实现机动车排放检验的联合监管等问题,联合印发了《成都平原经济区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联防联控试点工作方案》。


协同开展跨流域污染联合防治

一是开展跨界饮用水水源保护。

二是建立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联动机制。推进岷江、沱江流域水环境治理合作试点,联动整理清白江、鸭子河、府河等重点跨界河道。


联合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处置与应急演练

开展跨流域联合应急加密监测。今年8月6日,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省应急管理厅指导成都市金堂县开展“2021年汛期水环境安全成都市金堂县应急实战演练”,着力提升应对极端天气的水环境应急处置能力。德阳、眉山、资阳通过视频观摩了演练,为提升各市环境应急处置水平打下了基础。


下一步,成都都市圈将继续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同城化工作。


一是加快推进法规、政策和标准的统一。加快构建与都市圈发展定位相适应的生态文明法规制度体系,推动区域污染防治共同立法,实现区域一把尺子管理。


二是构建空间开发利用格局。严格按照禁止开发、限制开发、允许开发为原则,对土地用途和功能进行管理,优化都市圈工业布局和产业布局,统筹划定生态涵养区、工业生产区、居民生活区。以成德眉资四市“三线一单”最新数据成果为管控体系,协同实施生态环境分类管控。


三是加快推动数据信息共享。加快推进区域环境数据采集、信息平台建设,在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生态系统数据、固定污染源及移动污染源排污信息、气象及水文等领域的数据共享,定期开展专家座谈会议,开展大数据关联分析,为区域环境决策提供科学支撑。


四是加快生态环境科技力量共享。针对区域空气污染复杂机制研究,共享院士(专家)等环境领域智库,完善相关人才合作与交流机制,联合共建生态环境产学研用示范试点,强化区域生态环境专业人才队伍能力建设,推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等常态化交流合作。


期待成都都市圈环境越来越好

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